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導遊是個屁!

導遊是個屁!
http://blog.udn.com/romeolee/14895749

這下糗了!奧客遊日本還幹過這些事

這下糗了!奧客遊日本還幹過這些事

有團客要求司機停車,只為下車到7-11買雷神巧克力。資料照片(圖非當事團照片)
台灣旅客在日本旅館戳戳樂的行徑讓人傻眼嗎?有專帶日本線的導遊兼領隊在臉書寫下「台灣奧客現形錄」,直呼「公主病、王子病的台灣旅客很多!」 

日本旅遊資訊臉書粉絲團「癮日本」,日前PO出的奧客現形錄,切中導遊領隊們的心聲,也引發網友熱議,有近千則轉貼;《蘋果》獲得同意轉載,整理十大誇張行徑,希望跟團的旅客「如有雷同,自行反省,沒有的話,也記得互相提醒喔!」(專案組/台北報導)

怎麼沒幫忙提行李?
日本因所有觀光景點(飯店旅館)均不收取小費,但患有公主病,公子病的台灣旅客很多,連隨身行李都要服務人員幫忙提領。

座位怎麼沒在一起?
同行家人機上座位沒安排在一起就大吵大鬧;在日本用餐偶有餐廳因座位安排,不見得同行的人坐在一起,台灣旅客就會好像生離死別般的百般刁難,或是請餐廳把餐點(請注意常常有點火的鍋物)搬來搬去。

我就是要在房間裡泡湯
泡湯(大澡堂,裸湯)是日本文化,偏偏很多台灣旅客遮遮掩掩不敢去泡大澡堂而選擇在房間內泡湯,日本旅館的房間內泉質通常只是熱水而非溫泉,甚至有些老舊旅館全館房間根本沒有盥洗設施,這時台灣旅客又會吵鬧硬是要領隊生出房間內浴室給他。

停車!我要去小7買雷神
日本的7-11不似台灣如此普及(其他有Lawson, Familiymart, Daily等等),因為要考慮到便利商店是否可以有駐停大巴的空間、司機願不願意配合、以及是否會耽誤表定行程。每隔一段時間即會流行一堆次級文化,說實在的,領隊導遊疲於奔命。

晚上怎麼沒地方逛街
投宿溫泉區鄉下旅館,荒郊野外沒有便利商店是常態,台灣旅客常常無法入境隨俗,晚上沒有商店街可以逛的也能吵鬧,百貨公司晚上8:00前關門也無法理解。

車上沒卡拉OK,請領隊清唱!
台灣遊覽車都有卡拉OK,為何日本沒有?沒有的話請導遊領隊清唱! 日本遊覽車都有規定,卡拉OK沒有屬於正常,況且所有人的生命交在司機手上,車上唱歌司機如何專心開車?加上司機工時(每日不得超過12小時)國家皆有規定。

集合遲到…我怎麼找不到你們?
曾經有旅客讓整團團員等了一個半小時才出現,遲到也不會道歉還兇領隊我怎麼找不到你們?帶個小孩逛街很累的耶等等。領隊提醒準時還會被旅客投訴態度高傲瞧不起客人,左邊右邊都是旅客,縱容了不守時的旅客如何對守時的旅客交代?

我不要坐和室的座位
在日本用餐是入境隨俗,有時候會安排會席料理(和室),這時又會有台灣旅客表示無法長坐(通常領隊會協助安置板凳),要求要全團換場所至高椅座位。

怎麼不用大聲公,我聽不到解說啊!
使用大聲公在日本非常態,這樣的設備也不是旅行社配備給領隊導遊使用的標準配備,乃導遊領隊私下購買的配備,但憑良心而論在日本旅遊景點使用這樣的擾人設備會讓周遭日人白眼,旅客也會很不是滋味。

小費給太多了吧!
日本線導遊身兼領隊兩職,每天收取250NTD小費,部分要回繳旅行社,一部分給辛勞的司機,還得充當旅客的隨身口譯,這樣的收費標準貴嗎?旅客的各種要求,解籤,隨行購物翻譯,各位可以去參考自由行隨行聘用口譯每日的行情要多少?
「台灣遊覽車都有卡拉OK,為何日本沒有?沒有的話請導遊領隊清唱!」圖為林志玲在遊覽車上一展歌喉。資料照片
裸湯是日本文化,偏偏很多台灣旅客遮遮掩掩不敢去泡大澡堂。資料照片(圖非當事團照片)
花錢就是大爺?領隊遭旅客投訴沒有幫忙提行李。資料照片(圖非當事團照片)
座位沒坐一起,台灣旅客就會百般刁難;有的不想坐和式座位,甚至要求整團換到高椅座位。資料照片(圖非當事團照片)

旅行社不會告訴你的祕密



日本團2萬有找?旅行社不會告訴你的祕密

低團費一分錢一分貨,隱藏許多潛規則。圖為北海道富良野花田。

參加旅行團出國玩,有什麼旅行社不能講的秘密?低價團導遊要帶你去購物?你知道乍看旅行社會賠錢的團,其實旅行社是逆轉賺錢的嗎?領隊導遊們眼裡的「旅行社不會告訴旅客的祕密」,告訴你旅行團的潛規則。

日本旅遊資訊臉書粉絲團「癮日本」,日前PO出的「奧客現形錄」,經《蘋果》即時節錄報導,引起網友討論。對兩則PO文告白式地寫出遊日團導遊領隊赤裸裸的秘密,粉絲團指出,這是因為旅行社、導遊領隊及旅客間永遠處於猜忌的關鍵,就在於資訊不透明,黑鍋大多數是領隊導遊承擔,但長久下來將劣幣驅良幣,「這業界生態會變成怎樣各位可想而知了!」(專案組/台北報導)

什麼是旅行社不會告訴旅客的秘密?「癮日本」粉絲團一一解密。

低團費 旅行社一樣能賺錢
自己訂三天兩夜機加酒要2萬上下,日本五天四夜含食宿的旅行團只要20,000台幣還有找,是怎麼做到的?除了砍導遊領隊一部分收入或要求給車資作為補貼之外,旅行社利用人數多好殺價的優勢,得到低價的飯店機票之外,有時乍看不賺錢或賠錢的團,靠著幫航空公司淡季衝機位的回扣金也能逆轉勝。要不然就是行程內很多自理餐,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觀光局官員往往只注意到大陸低團費問題,殊不知我們每年出國遊玩最多觀光客造訪的日本存在同樣問題。

導遊為何帶旅客去購物店?
羊毛出在羊身上,旅客通常會計算導遊領隊小費收入不錯啊,殊不知每天250元台幣小費,除了得支付給司機的小費,還得再回繳旅行社50到100元是常態,比較熱門的北海道,九州導遊領隊還得幫忙支付8到10萬日幣的車資,免稅商店提供給旅客試吃的糖果餅乾也不是免費的,是導遊要出錢跟免稅商店買的,賣得不好還要倒貼,通常結團下來所剩無幾。你告訴旅客這些實情,旅客不明就裡還會怪罪導遊領隊整天哭窮。

車上賣商品是為了求生存
有照的導遊領隊沒團帶,沒照的導遊領隊照樣有團帶。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在於人脈,沒有人脈的導遊領隊怎麼辦?有的只好加入導遊團體(Group),導遊團體的頭頭通常是販售高手,所以低車資的優勢旅行社樂於派團給他,頭頭利用自己的優勢來培植自己團員,當然代價不低,老鼠賺得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得回繳給老鼠頭目,所以導遊領隊很好賺嗎?為了生存,當然得搏命學習車上販售商品技巧。

只要旅客客訴 導遊小費全沒收
越來越多旅行社規定導遊領隊的客戶滿意度要100%,只要有一封信寫你不好,就得整團小費全部充公的無理作法,且成為各家旅行社有樣學樣的陋習,說實在的真的違反《勞動基準法》,換做是旅行社老闆自己下海來帶團,都不可能做到旅客100%滿意。

會導覽比不上會賣商品
旅客會責怪導遊不講解導覽。因為低團費的關係,出國團員素質參差不齊,講歷史地理人文風情旅客倒頭大睡的佔多數,還有一堆是整天低頭上網的年輕族群。旅客偏偏對領隊的要求是水準高,又捨不得給小費,領隊導遊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以旅遊業的收入找得到教授來下海帶團嗎?反之會講解的導遊領隊,可能因為銷售商品成績不佳被市場淘汰,這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宿命。

相關新聞:這下糗了!奧客遊日本還幹過這些事


越來越多旅行社規定導遊領隊的客戶滿意度要100%,只要有一封信寫你不好,就得整團小費全部充公。圖為楊謹華在偶像劇飾演導遊,穿女僕裝吸引遊客。八大提供。
為何帶旅客去購物店?領隊收到的小費,除了得支付給司機,還得再回繳旅行社50到100元,帶旅客去購物店,賣得不好還要倒貼。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老江湖導遊 教你新旅遊法後防宰3招

老江湖導遊 教你新旅遊法後防宰3招
2014年06月16日 09:52:45  來源: 重慶晚報
  暑期臨近,畢業遊、親子遊、名校遊、清涼遊……各種產品將來襲。在《旅遊法》實施後的首個暑期遊高峰,在導遊與遊客這對服務與被服務、“貓”與“老鼠”的復雜關係中,導遊服務有哪些新變化?遊客怎樣避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重慶晚報記者與一位導遊老江湖對話,讓我們揭秘一下導遊的那些事。
  Q=重慶晚報記者
  A=唐明,44歲,導遊老江湖,在渝北龍溪街道開了一家旅行社,還有一個大型旅行社的加盟門店,入行20多年。
  Q:快到暑假了,你們該忙起來了吧?
  A:這個……現在搞旅遊,真心惱火。照說,全年中就看暑期遊賺兩個錢,因為黃金周畢竟只有幾天時間。但受到在線旅遊、自助旅遊影響,以及《旅遊法》給低價團戴上緊箍咒等,我們這種傳統旅行社可謂內憂外患。
  Q:上至全國,下至我市及各大景區監控數據,我們的旅遊形勢不是一片大好嗎?
  A:沒錯,無論是全國還是地方,旅遊總盤子在不斷增加,出去旅遊的人數在增長,旅遊甚至成了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但選擇傳統旅行的人數卻在萎縮。
  Q:難道你們的客人還越來越少?
  A:今年組團量至少減少三成。選擇國內參團遊的遊客,超過九成是中老年;出境遊以中青年為主,不過熱門的東南亞、港澳臺同樣以老年團為主,這部分人對價格非常敏感,你懂的。40歲以下的人,絕大部分選擇自助遊。
  Q:現在當導遊真心不好混啊!
  A:是嘛,旅行社與導遊是一根藤上的螞蚱。
  Q:那現在導遊收入到底如何,特別是新旅遊法實施後?
  A:你知道,導遊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大部分都是考取了導遊證的兼職導遊,全職導遊不多。很多人幹到一定時間,要麼在擁有一定資源後開旅行社等,從事與旅遊相關的職業;要麼直接轉行,幹其他職業。頻繁換血,服務質量就難以保證。
  導遊收入差異非常大,主要看自己是否聰明。導遊分很多種,有全陪、地陪、境內團導遊、出境遊導遊、兼職導遊和全職導遊等。這些類別差異非常大,低的每月兩三千元,高的上萬元。運氣好、人又聰明,有的甚至一個月賺好幾萬。
  導遊收入由基本工資、帶團補貼、彈性收入等組成。基本工資一般為700—900元;帶團補貼最低100元/天,出國團則可以升到300—500元/天;彈性收入部分是遊客消費返點,如自費景點項目、增加行程服務等。所以,線路不同,帶團補助和彈性收入有很大差別,比如香港、海南、雲南等線,由于遊客消費比較多,甚至可能沒有帶團補助。部分線路甚至還有媒體報道,導遊需要反過來向旅行社買遊客。
  Q:以前你也是導遊,一定是屬于聰明的那類吧!
  A:實話實說,前些年不是很規范,導遊比現在好做得多。有一次,我帶一個團到海南,一個30多人團,買珍珠、珠寶,一共消費了60多萬元,我返點就得了近6萬元。除了購物,自費景點、增加行程、選擇酒店、選擇餐館等都可以提點收錢,真的就看你聰不聰明。甚至我聽說還有帶出國遊的導遊,主動給可靠的遊客降低團費或升級酒店、升級餐標等,前提是遊客幫其代購奢侈品回國,從中賺取豐厚差價。不過,隨著新旅遊法的實施以及國家對相關行業的管控,那樣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Q:說實話,我不相信現在就沒有導遊宰客了……
  A:“宰”,我不喜歡這個字,我覺得用“互利”更貼切。旅遊本身就是一種心情體驗,只要遊客高興,他願意花錢。不過,現在比以前,更考驗導遊的聰明度。因為強制購物消費,不僅違背《旅遊法》等法律法規,還會把旅遊越搞越死,無疑殺雞取卵。
  具體怎麼做,則需要了解不同遊客的心理需求並加以靈活應變,最終目的是讓遊客心甘情願花錢。比如我一位導遊朋友帶隊到內蒙古,團隊中多名攝影愛好者,想拍攝萬馬奔騰,導遊成功為他們組織上千匹馬,一下就賺了1萬多元。遊客也耍得開心,花錢買了樂,不會投訴,導遊也獲了利。
  Q:遊客如何才能避免被宰?
  A:如果硬要說“宰”,首先,遊客要對旅遊目的地做詳細攻略,了解當地的詳細景點情況,並在旅遊合同中作詳細約定。因為,不少旅行社在設計線路產品時都藏有機關,比如自由活動時間過多、主要景點沒有包括完等。遊客去了才發現合同上的行程不包括當地的主要耍事,就只能花錢買服務。其次,導遊最擅長的是說和引導,有句話說“風景美不美,全靠導遊一張嘴”,導遊會巧舌如簧、有意無意引導遊客消費,遊客這時需要保持理智,做到理性消費,以免事後後悔,一般情況下導遊會讓遊客填寫自願書。最後,要多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要有證據意識等,遇到被宰,可以回家後維權。
  重慶晚報記者 韓毅 見習記者 丁薛文

導遊無薪,淒慘薪水讓人「欲哭無目屎」

低價中客團氾濫 導遊無薪只能賺購物佣金

2014-06-09

有旅行社取消帶團工作津貼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馬政府宣示兩年內要讓外國觀光客年破千萬、其中中國客要達四百五十萬,觀光產值揚言上看六、七千億元;但光鮮數據背後,由於低價中國團,讓觀光從業人員卻是「越忙越窮」!有導遊投訴指出,六月起有旅行社不再發給導遊帶中客團的主要收入「工作津貼」,亦即帶團不再發給薪水,導遊想賺錢就得努力帶團進購物店抽佣金,有導遊感慨:「這行真不是人幹的。」
  • 馬政府開放中國人來台觀光,並誇為政績,但低價中客團破壞市場行情,旅行社為省成本只好找導遊開刀,不少旅行社竟然取消中文導遊工作津貼,讓導遊欲哭無淚。(圖為資料照,與本新聞事件無關)
    馬政府開放中國人來台觀光,並誇為政績,但低價中客團破壞市場行情,旅行社為省成本只好找導遊開刀,不少旅行社竟然取消中文導遊工作津貼,讓導遊欲哭無淚。(圖為資料照,與本新聞事件無關)
有導遊指出,來台觀光人次增多,但旅遊觀光第一線從業人員的薪資和勞動條件越來越差,淒慘薪水讓人「欲哭無目屎」;鴻毅旅行社董事長蔡家煌擔憂,中客團多是衝人數,「高量低價」,造成導遊薪資不高,只好帶團到購物店購物賺回扣,長久下來,國外旅客來台看不到台灣之美,觀光旅遊變成購物旅遊。

導遊怨觀光人次增卻賺無錢

李姓導遊投訴指出,導遊並無底薪,主要收入是靠每次帶團的工作津貼,十年前的工作津貼每天可領三千到三千五百元,意即每月只要帶三團八天七夜國外團客,再加上購物佣金,「最好的光景可以每月有十幾萬元的進帳」。
但開放中客來台觀光後,低價團打壞市場行情,「旅行社只好找導遊開刀,省成本」。導遊工作津貼近五年來迅速減為二五○○元、一五○○元,甚至一○○○元,現在還有旅行社取消津貼,如果抗議就接不到團,生計堪慮。
另一位蕭姓導遊則抱怨,政府吹噓觀光大餅,卻沒管控低價團、零團費惡化,導遊人員早就供過於求,中客團現已出現華語導遊領不到帶團費用,甚至還有必須倒貼旅行社找團帶的慘況。就算導遊有勇氣檢舉,最後可能也沒了工作。
旅行公會全聯會秘書長許高慶表示,導遊帶中客團每天至少可領一五○○元工作津貼,全聯會若掌握更多具體事證,會協助導遊處理。

觀光局:不排除訂定底薪制

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表示,旅行業管理規則已規範旅行社不得以退佣、小費來抵導遊工作薪資,若有旅行社取消工作津貼就是違法行為。目前由旅行業及旅行公會全聯會擬定的契約範本就是載明中客團每日津貼一五○○元。觀光局將全面清查是否有旅行社不發工作津貼的違法情事。他強調,觀光局已委託學者專家及業者著手進行觀光業薪資制度研究,並與勞動部協商勞工權益,不排除訂出「底薪制」。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司機不滿導遊指揮載客 罵人被訴
50歲李姓男子是遊覽車司機,去年11月12日他載王姓導遊帶的團到宜蘭蘇澳玩,期間遇到下雨,他要求在1.5公里外的李姓男子將車開到定點載團員上車。李姓男子不滿,等團員上車後,在車上罵王姓導遊「幹你娘」,接著還在途中兩次故意緊急剎車,使得站在駕駛座旁的王姓導遊撞到旁邊護欄,腰部挫傷,王姓導遊提告傷害罪,高雄地檢署檢察官偵查後,依據在場陸客的供詞,認定李姓司機犯法,依公然侮辱罪和傷害罪起訴他。全案移交高雄地院審理中。




 
【2014/07/01 聯合報】http://udn.com/

美研究:一周3罐含糖飲料 恐增罹患乳癌風險


飲料、胸部/pinterest.
(圖/翻攝自pinterest)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炎炎夏日想消暑解渴,常會來上一杯冰涼甜飲,但女性朋友們可得當心了,據加拿大最新研究顯示,每周喝超過3罐的含糖飲料、汽水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會提高,所以愛喝甜飲的女孩們,不妨多喝健康飲料「開水」或是改喝無糖的飲料,不但可以降低肥胖機會,同時也兼顧健康。
飲料、胸部/pinterest.
(圖/翻攝自dailymail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加拿大魁北京拉瓦爾大學研究發現,針對調查中的1555名婦女,當中一半已到更年期,另一半則還沒;從這些婦女群發現,每周喝多於3罐355毫升汽水的女性,乳房平均密度為29.6%,沒有喝飲料習慣者為26.2%。由於乳房密度越高,罹癌的風險相對提高;該研究指出,糖可促進細胞生長,因此增加乳腺密度,等同提高罹患乳癌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