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陋導遊當懲戒
北京新浪網 (2016-09-25)挽救導遊形象,更重要的是提高導遊職業准入的道德門檻和職業素養
國家旅遊局日前通報了中秋期間發生的3起「醜陋導遊」典型案例,包括2例「辱罵遊客、脅迫遊客消費案」和一例「誘導欺騙遊客消費案」,再度把導遊推上了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
毫無疑問,導遊的不文明行為讓遊客「深惡痛絕」。一些旅行社為了招攬遊客,團費價格是一降再降,甚至出現了零團費、負團費的旅遊產品。不過旅行社從來不會做賠本的買賣,俗話說堤內損失堤外補,旅行社只能通過遊客在購物環節購物后獲得商家的回扣或提成得到補償,導遊也因此扮演了不光采的角色。
為懲戒導遊不文明行為,國家旅遊局制定了《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目前已有1名旅遊從業人員被列入「黑名單」。除了制度的約束,文明旅遊更需要自律、自覺,如果每一位導遊都能使文明旅遊成為根植內心的修養,並外化於堅定的行動,那麼遊客在旅行途中一定能遇上最美麗的風景,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旅遊,原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如果導遊無視規則,甚至任性妄為,不尊重他人,那麼留給遊客的便不會是「美好的回憶」,很有可能成為「深刻的教訓」。這不僅傷害了遊客的權益,同時也嚴重影響到旅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導遊是服務,也是一門藝術。一名合格的導遊除了要向遊客提供介紹景點、安排行程和食宿等服務外,其實還承擔著傳播文明旅遊的時代重任。記者注意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今的旅遊已不僅是單純的觀光游,還是開闊眼界、獲取知識信息的門路,也是陶冶情操、提高素養的途徑。遊客對出遊的高品質期待,決定了對導遊職業素養的高要求。因此,挽救導遊形象,更重要的是提高導遊職業准入的道德門檻和職業素養。
導遊工作獨立性較強,經常遠離領導和同事的監督,非常需要注重個人的精神修養。只有這樣,在各種不良誘惑面前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作為一名導遊,必須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狀態,因為導遊的情緒變化會直接通過表情傳遞給遊客,並使他們受到感染。此外,導遊還應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尤其是政治、經濟、歷史、地理以及國情、風土人情、民俗等方面的知識。
總之,既然選擇了導遊這一職業,就要有將職業當事業乾的決心,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與知識文化水平。只有這樣,導遊才能以良好的職業素養、優質的服務態度導引遊客享受旅行,讓遊客在旅途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詳全文 醜陋導遊當懲戒-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0925/18775649.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