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大家要互相尊重 荷蘭加強管制 遊客要背對

【大家要互相尊重】荷蘭加強管制紅燈區 遊客要背對櫥窗女郎


【大家要互相尊重】荷蘭加強管制紅燈區   遊客要背對櫥窗女郎
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櫥窗女郎。圖:Dailymail
【橙訊】提起荷蘭,相信不少人會想起首都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櫥窗女郎。不過,做遊客去尋幽探勝當然有趣刺激,但對當地居民而言卻是莫大的喧嘩滋擾;當局決定採取新管制措施,由四月起規定遊客駐足時必須背對櫥窗女郎,並不得拍照。違反規定的導遊會被罰款190歐羅(約1827港元),旅行社則會被罰款950歐羅(約9136港元)。
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實施的新規定,如果旅行團導遊帶領5人以上團體前往紅燈區,必須預先取得許可,而20人以上的團客則禁止進入。換言之,參觀紅燈區的旅行團人數最多只能有20人,而且必須要在晚上11時前離開。
獲准進入紅燈區的旅行團,還必須遵守一系列規定,包括不能停留在橋樑等交通要道上;不能使用擴音喇吧及喧嘩;經過性工作者櫥窗時,不可以拍照,導遊還必須要求團員在停止走動時,應背對櫥窗女郎。
據悉,背對櫥窗的用意,是希望遊客節制,不要站在櫥窗女郎面前吐唾沫,咒罵及其他的不雅行為,至於走動時當然可以四處瀏覽。
為了確保新規能順利推行,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將會派出檢查人員,調查是否有旅行團違反規定,若被抓到導遊可能會被罰190歐羅,旅行社則可能被開罰950歐羅。
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解釋,在旅遊旺季高峰期,每小時最高有27個旅行團到訪紅燈區,為了保持紅燈區的活力,新措施決定每個旅行團人數不能太多,且他們必須行為良好,對櫥窗女郎及當地居民以示尊重。
編輯:孫紹豪   責編:吳志隆

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即來之,則看之。這是天意!

一幫中共官員「考察」歐洲紅燈區的爆笑經歷

紐約時間: 2018-02-15 09:06 PM 

点此看大图片
近日,一名歐洲導遊兼司機講述一幫中共官員到歐洲公干期間,找紅燈區的爆笑經歷。示意圖(pixabay.com)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2月16日訊】不少中共官員在國內嫖娼包二奶潛規則女下屬,已經成為習慣,到國外,仍然到處找「紅燈區」想泡泡洋妞。近日,一名歐洲導遊兼司機講述一幫中共官員到歐洲公干期間,在盧森堡找紅燈區的爆笑經歷。


據這名歐洲導遊兼司機講述,他在瑞士當導遊兼司機已有多年,帶團在全歐洲跑,對這一帶相當熟了。他說,在歐洲當中文導遊,幾乎沒有任何正規培訓,哪怕是第一次上路、到從來沒去過的城市,也是地圖、旅行書一拿就領着一隊人馬出發了。

他說,中國國內出來的大多是公務團。一般兩周的行程中,半天或一天是真正的公務,其餘則是純粹的旅遊。十來天的行程往往要走十來個國家,每天兩三個城市,十多個景點。

當時他帶的一個中國團也是如此,計劃從法國巴黎出發,要把布魯塞爾和盧森堡都看完。這次旅行團由西北一個省外經貿系統的一些單位組成,一行6人,來歐洲考察金屬加工技術。公務活動在瑞士已經結束,然後是意大利、法國的長途跋涉。

為節約開支,旅行社照例將旅館訂在郊外,這對想多看看西方夜生活的中國團來說,無疑是唱反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受鄉村風光的吸引,有的只是對留宿那裡的抱怨。

進入盧森堡的國土後,還得再走十來公里,才是它的首都盧森堡。當晚的旅館也在盧森堡市郊區,要沿環城高速路繞過大半個市區。到達一個村落。旅館叫「農村旅館」,坐落在一片小樹林中間。於是薛總(焦炭進出口公司)開腔了:「黃導啊,這是來插隊落戶了。」 

大家一陣嬉笑,擁進旅館。這是個三星級旅館,全是當地土色土香裝飾,乾淨而又溫馨。在旅館吃了頓西餐。飯後李主任(稀有金屬公司辦公室)提出去市中心看看。儘管去市裡來回得走40來公里,導游還是答應了。

劉秘書(外經貿主任辦公室)是這次旅行的具體組織者,知道大家的心思,便問導遊:「這盧森堡有沒有紅燈區?」導遊回答沒有。

薛總說:「那看什麼啊?」導遊說:「看夜景也行。」大家都不吭聲。馬處長(外經貿進口處)對導遊說:「你再想想,附近還有什麼類似的地方……」又轉向劉秘書:「小劉,你去打聽打聽,你會英語嘛。」劉秘書真的起身走向前台,與招待員聊起來。

劉秘書會講簡單的英語,複雜的句子只能用單詞按中文語序排起來,雖說不成句,倒也經常管用。只見他與前台小姐連說帶比劃講了好一陣,看上去雙方在理解上還是有些問題。

突然前台小姐遠遠地向導遊招手,意思是讓導遊過去一下。導遊走到他倆跟前,小姐問導遊:「這位先生要找什麼『red house』,不明白,你能解釋一下嗎?」

導遊馬上反應過來:劉秘書的「red house」是指紅燈區,便笑着說:「法語就是quartie chaud(『熱區』,紅燈區之謂)」小姐也笑了。她想了想,說:「盧森堡太小,這方面沒什麼。這樣,你們有車,二十分鐘可到德國一個城市,叫TRIER,那裡有些名堂,如表演什麼的……」

導遊把話翻給劉秘書聽,他馬上兩眼放光,向小姐道了謝,把導遊拉到一邊,說:「黃導,你知道,他們都是頭,要玩要看,得盡量滿足他們,否則回去交不了差……」

導遊打斷他:「好,好,別說了,走就是了。但那個城市沒去過,路不熟。」「沒關係,沒關係,大家一起找。」劉秘書說完便去通知大家,大家齊聲叫好。

沒幾分鐘後,旅行車便馬達轟響,在茫茫夜色中沿着山路,馳入高速,山谷中穿行的高速比平地上的高速要複雜得多,稍不留神便會錯過應該出的出口。

標有TRIER地名的方向牌同時出現了幾塊,指向市內不同的小區。導遊沒來過,不知哪個區是要找的地方,只能隨便選個出口,進入普通公路。

路上沒有路燈,一片漆黑,只有路邊的反光牌引路。「是荒山野嶺啊,這方向對嗎?」薛總發牢騷了。導遊專心找路,沒有回答。心想,要是不耐煩,那就打道回府。劉秘書看出導遊的心情,「鼓勵」說:「再找找,再找找。」

轉過一個山頭,眼前突然一亮,不遠處一片散落的燈光鋪開去,無疑就是那個城市了。

TRIER,TRIER。導遊琢磨着這城市的名字。這詞似乎意味着什麼,導遊試圖回憶出一些與之有關的東西,但沒有成功。終於看到「TRIER CENTER」的牌子。紅燈區一般設在市中心,朝那裡走應該沒錯。

導遊放慢車速,靠近一位路人,打開車窗,用法語打招呼。那人看着導遊,嘴唇囁嚅着,一臉疑惑。導遊直接問「quartie chaud」在哪裡。那人嘰嘰呱呱說了起來。導遊這才想起這兒已是德國境內,德語的天下。

但導遊不會講德語,只能聽懂幾個詞。那人也差不多,懂一點法語,但不會講,只能用德語回答,雙方都用自己的語言開口。導遊想進一步向那人把路打聽仔細,但後面響起一片喇叭聲,有幾輛車被導遊堵住了。只能打住話頭,繼續前行。

路上有幾個行人,但離得都比較遠。導遊不便離開車,怕有警察來干涉。

正在猶疑間,善解人意的劉秘書自告奮勇前去問路。只見他穿過馬路,接近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邊打手勢邊講起什麼來。好大一會兒,劉秘書才回來,大聲說:「方向沒錯,前行第二個路口就是。」

「那是哪裡啊?」導遊懷疑地問道,「你問的又是什麼red house吧?」「對!」劉說:「一開始那老頭弄不懂,但後來馬上就明白了,問導遊是不是中國人,好像還問導遊是不是共產黨(Communist Party),然後就說前面不遠。」

薛總在旁聽了哈哈大笑:「怎麼?現在中國人找紅燈區的十有八九是共產黨(Communist Party)?都全世界出名了,這可不太像話。」「搞搞夜文化考察,有什麼不像話的?」王總(輕金屬公司)說。

大家都笑了。車朝前開,到了第二條路口。這是一條老城的小街,照例是那樣的謐靜、整潔。沒看見紅燈區特有的、不停閃爍的霓虹燈。「哪有什麼紅顏色的東西啊?」薛總說。劉秘書指着拐角處第二幢樓房大聲說道:「那倒是座紅色樓房。」

大家應聲看去。這是座四層樓房,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每層樓的窗戶在統一的風格下線條變化多樣,透出歐洲老式市民階級生活溫馨的一面。底樓至二樓的牆面刷成粉紅色。與周圍樓房不同,裏面燈火通明。難道真是什麼帶色場所?

薛總說:「看看門上有什麼標誌沒有。」有人隨即叫道:「看那牆上的頭像,挺眼熟的。」另一人應道:「那是馬克思!」可不是嗎?一個側面褐色頭像鑲嵌在牆上,毫無疑問是馬克思!

突然,一切似乎都在導遊腦子裡變得清晰起來:TRIER,那就是特里爾,馬克思的故鄉;那座樓房就是馬克思的故居了!怪不得那老人把紅房子理解成這幢樓房:這是紅色共產主義的發源地,怪不得他問劉秘書是不是共產黨……

當導遊把這一切迫不及待地說出時,大家像是都愣住了。沉默,沉默。

薛總開口說:「找紅燈區,找到馬克思故居來了。好!好!」

最後王總說話了:「我看就別找什麼紅燈區了,今天咱們就看看這馬克思故居。即來之,則看之。這是天意!」大家一致贊同。

  ……

(責任編輯:古風 )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帶媽媽出國妳會感激的事:跟團!

帶媽媽出國妳會感激的事:跟團!

 基隆游太太(Echo) 高寶出版 2018-02

 旅行是很考驗感情一件事情,跟爸媽或伴侶出去玩,更是考驗的最高級。 #廢物旅行 #帶爸媽出遊可能的地雷有 #在人很多的古蹟前脫隊屢勸不聽 #總在奇怪的時間點喊尿急 #噯喲這好貴那也好貴 嗶嗶嗶嗶……鬧鐘響了,我從床上驚坐起來環顧四周,呼,我躺在一間狹小的旅館床上,媽媽在床的另一側滑手機看著每日新聞。太忙太累的時候我常會一覺起床卻不知自己身在何處,我快速在腦海中梳理記憶。對,這裡是北海道,這是我與媽媽首次出國旅行的第五天,也是最後一天。 「謝天謝地,終於要回家了。」這個聲音毫無防備的在我的腦海中出現,連自己都覺得詫異,天啊,我竟然覺得帶媽媽出門旅行很煩? 我的媽媽是個家庭主婦,只要離開家超過三天,就開始擔心家中的蟑螂螞蟻會不會餓死,偏偏,她懷胎十月生出的女兒,卻是個三不五時就出差出國、把家當旅館來去無蹤的旅行狂熱分子。 每一次告訴她我又要去旅行了,她都會說:「好!帶我去,讓我看看到底有什麼好玩的?」平時我總是嗤之以鼻,但這次不一樣。為了鼓勵過去一年來,媽媽勇敢的撐過一個大手術,以及每個月固定回診做化療,我決定挑戰一次自己的極限。但是第一次帶母親出遊,實在沒有膽量自助旅行,還考量到母女兩人都沒有駕照、不會開車,以及北海道幅員廣大,參加旅行團應該能把旅行團的優點彰顯到極致吧。 把這個主意告訴媽媽,她很開心的說:「好!我要去看薰衣草!」真不忍心告訴這位婦人,薰衣草只有夏天有喔。 幅員廣大的北海道,五天的行程得從左邊的某某景點拉車到右邊的某某餐廳,漫漫搭車過程中,最惱人的就是導遊拿著麥克風的聲音。這位導遊先生是位中年大叔,大概北海道沒有悠遠綿長的歷史能夠介紹,他只好開始講起日本皇室雅子妃的風流軼事,但是說真的,雅子就算得了憂鬱症那干我屁事呢,講著講著,大叔還開始賣產品。 可以理解車上銷售是導遊收入的一環,賣巧克力、干貝糖都沒關係,但為了銷售健康食品,不斷地說「豬哥亮得了大腸癌」、「余天的女兒也得了大腸癌」,我就有意見了。我感覺到身邊勇敢的大腸癌患者顯得有些侷促,但,日本的遊覽車配備可真好,每個座位上方都有一個喇叭,清清楚楚、字字句句傳進坐立難安的母女耳中。 導遊的高談闊論告一段落,我就衝到導遊旁邊低聲抗議:「可以顧慮一下我們的感受嗎?」出發前早就跟導遊說明媽媽的病況,莫怪我對導遊態度兇巴巴。

帶媽媽出國妳會感激的事:跟團!

 基隆游太太(Echo) 高寶出版 2018-02

 除了導遊的高分貝轟炸,媽媽也有許多脫序行徑不斷考驗著我的心志。 第一晚,我們來到她最期待的洞爺湖溫泉鄉。母女兩人開心地脫個精光來去泡湯。我一邊帶媽媽走到沐浴區,一邊介紹日本人的泡湯文化,裸裎相見是很自然的事情,此外,先洗澡再進入浴池也是彼此尊重的禮儀。 不過,我話還沒說完,只是一個閃神,媽媽就脫離我的掌控,把頭湊近一位正在洗澡的日本女性身旁。如果我手上有尺,應該可以量出她與路人的距離只有三十公分那麼近。 我連滾帶爬地一邊道歉一邊把媽媽拉回來,很生氣的斥責:「妳在幹麻!不可以這樣看別人的身體!這樣很不禮貌!」媽媽振振有詞的辯解說:「不是啦!我是要看她在用的馬油沐浴乳啦!」我氣到去旁邊冷靜一下,才能繼續好好跟娘親講話。 第二晚,我們來到函館看夜景。百萬夜景人潮洶湧,我們好不容易排隊等到拍照的好位置,輪流幫對方拍了幾張照片,因為人太多了,沒有多加檢查照片便離開。事後,我打開相機,立刻就火冒三丈。 「媽!妳來看妳拍了什麼?」那張照片大概是這樣的,我的表情陰沈,臉部沒有光線,背景有電線桿之外,還有一個巨大的路人擋在鏡頭前。 媽媽把頭湊過來一看,呵呵笑了起來。「你爸爸也常常生氣說為什麼我都照歪掉,怎麼這麼愛生氣你們父女~」 我感覺怒氣已經累積到了危險臨界值,這兩天,我集滿各式各樣取景歪斜、路人搶鏡,甚至有衛生紙或口罩也離奇進入鏡頭的照片。為了避免爆發,我傳訊息向朋友們抱怨。土城許太太好整以暇地安慰我說:「哎唷,叫他們拍照就是找死啊~」 她說,某年深冬她帶著母親獨遊日本,外頭下著浩浩蕩蕩的大雪,她請母親替她拍張「我與雪景」,然而母親對焦超過三十秒都沒有動靜。「我都已經快被大雪淹沒了,她還在那邊說『對不到焦!』」 更好笑的是,因為每天都擔心媽媽動作太慢讓全團等他們兩人,旅行最後幾天,許太太的腸躁症發作一直跑廁所。結果媽媽還反過來碎念他說:「妳吼,就是個性太急才會拉肚子啦!」 聽完許太太的遭遇,我瞬間得到了繼續旅程的能量,默默下定決心,從明天開始要好好善用自拍棒。 放棄拍攝自己的美照以後,我開始回憶小時候的家庭旅遊,爸爸會拿著相機,幫我們拍很多照片。我想,不如,就把旅途的焦點放在媽媽身上吧。 第三天,我們來到一個我覺得空虛到有點好笑的景點―熊牧場,簡單說就是發給遊客一人五顆蘋果餵食熊,圍籬裡的熊為了吸引遊客的注意,紛紛站立或是作出奇怪的動作,媽媽感到非常驚奇。

帶媽媽出國妳會感激的事:跟團!

 基隆游太太(Echo) 高寶出版 2018-02 

「熊熊~吃蘋果囉!」她一下子就把自己的配額用完了,於是我把我的那一袋蘋果遞給她,自己拿起手機錄影,想拍下媽媽像小孩子一樣的畫面。「唷吼!丟中了!真的丟中了!」隔著起碼十公尺的距離,竟然不偏不倚的丟進了熊的嘴裡,媽媽大笑的聲音很有魔性,她不去當棒球投手真的很可惜。 第四天,天空看起來是要下雨,但落下來的卻是雪花。導遊說,這是今年北海道的第一場雪。「哇!太幸運了!雪欸!」媽媽沒有撐傘就衝了出去,一直想抓住片片雪花。「阿妹!幫我照相!」媽媽在細雪中快樂的吆喝我,而那時候我像是個幫傭的阿桑,背著兩個人的包包,手忙腳亂找著雨傘。 記得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下雪,是大學時造訪京都,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自助旅行。那時出了門才覺得實在太冷了,走到巷子口便折回民宿添衣服。重新出門時,推開民宿的小門,便看到外頭落下絲絲細雪,那時心中好激動。 媽媽此時的心情,大概跟那時的我一樣吧。雖然心想:好吧,幫妳照相就照相,誰叫妳是我媽,但我把手中的傘撐開時,還是對她吼道:「妳給我過來撐傘!」 最後一晚我們住在大沼王子飯店,抵達的時間很晚,我們又去泡溫泉,玩了一整天,媽媽大概累了,較不如前幾天那麼躁動。我們在半露天的浴池並肩而坐,眼前是打了燈光的森林景致。 「啊∼原來出國玩這麼爽!」媽媽擰了擰手上的小毛巾。 「對啊,多玩幾天更爽喔,要嗎?」我問。 「不要!不知道你爸爸有沒有飯吃。」媽媽斷然拒絕。 媽媽就是這樣,把全部的自己奉獻給家中的每一個人,深怕家人餓了、冷了,或是沒有人照顧。又過了幾分鐘,媽媽說溫泉泡久太熱了,想泡冷水池,她站起來轉身離開,皺巴巴的屁股離開我視線的時候,在空氣中丟下一句:「阿妹,謝謝妳帶我出來玩啊!」 三八,雖然我深深慶幸終於要回家了,可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人整天碎念讓我感到極其不耐,我卻依然非常愛她。那就是妳啊,親愛的媽媽。

 跟廢物旅伴出門「盡量」不生氣的秘訣。更多內容詳見《廢物旅行》
- See more at: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8255&from=share
Follow us: Cheers on Facebook | Cheers on LINE

一位海南導遊的春節:奔波在路途 遊客似家人


一位海南導遊的春節:奔波在路途 遊客似家人


 (新春見聞)一位海南導遊的春節:奔波在路途 遊客似家人
  中新社海口2月15日電 題:一位海南導遊的春節:奔波在路途 遊客似家人
  中新社記者 洪堅鵬
  14日清晨,尚未等到設定6點的鬧鐘響起,海南康泰國旅行社的導遊周擎便從夢中甦醒,開始梳洗打扮。
  從2011年來到海南加入導遊大軍,早出晚歸帶著遊客們出遊,她已經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鍾。
  這一天,三亞天氣晴朗,氣溫宜人。作為中國國內最為熱旅遊目的地城市之一,當地早已迎來了大量國內外遊客,各大旅遊景區呈現出遊客井噴的景象。
  7點剛過,周擎趕到三亞某酒店,等待遊客集合上車,前往南山文化旅遊區遊覽。「通常導遊都要比集合時間提前20分鐘到,以防出現任何突髮狀況,否則容易耽誤後邊的行程。」她告訴記者,通常她會建議遊客們早點出發,以防到景區遇到高峰期要排長隊。
  在駛往景區的途中,周擎拿起麥克風向遊客們介紹海南包括三亞的風土人情、美食美景。雖然業內沒有強制要求導遊們這麼做,「但是我希望遊客們在旅途中不會感到乏味,能像我一樣精神滿滿,覺得不虛此行。」周擎說。
  14日,雖然已是大年二十九,但對遊客們來說是一段假期和旅途的開始。周擎早早將父母從東北老家接到海南,準備全家團聚。
  從業近8年,在這些年的春節,周擎從未回東北過。起初家人感到不理解,但日子久了,家人理解了導遊這個職業的特殊性。「辛苦的不是我一人,所有的海南導遊都在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為海南旅遊貢獻自己的力量。」
  實際上,從去年11月份起,海南就進入了旅遊旺季,春節假期讓海南旅遊進入了高峰中的「高峰」。由於旅行社接待的旅行團太多,周擎和同事們在旺季需要「連軸轉」帶團。
  周擎告訴記者,14日晚陸續將客人們送機后,15日大年三十休息一天。她已將父母請到三亞,一家人吃個團年飯,「當晚接著到機場接新的遊客。」
  這些年裡,她帶過的遊客不計其數,她的熱情服務給遊客留下好印象。行程結束時,遊客還會與她擁抱告別。
  周擎認為,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之後,旅遊業發展越來越興旺,行業越來越規範,越來越多遊客到海南來遊玩、度假。
  「我們導遊是帶領遊客發現美、尋找美的引導者,也是海南旅遊形象的『代言人』。所以每一次帶遊客出團前,我會花時間化妝,讓遊客們看到一個精緻的我。」周擎說。
  談及對海南旅遊的新年願望時,周擎說:「希望海南的景區越建越多,不斷推陳出新,讓新的景點新的元素,吸引來更多的遊客。」(完)


詳全文 一位海南導遊的春節:奔波在路途 遊客似家人-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80215/25851502.html

強震那一刻...英勇導遊敲門救出全部日客

強震那一刻...英勇導遊敲門救出全部日客


https://tw.mobi.yahoo.com/home/video/%E5%BC%B7%E9%9C%87%E9%82%A3-%E5%88%BB-%E8%8B%B1%E5%8B%87%E5%B0%8E%E9%81%8A%E6%95%B2%E9%96%80%E6%95%91%E5%87%BA%E5%85%A8%E9%83%A8%E6%97%A5%E5%AE%A2-09090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