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地勤問「有帶違禁品嗎」很蠢?領隊告訴你原因

地勤問「有帶違禁品嗎」很蠢?領隊告訴你原因

2016-05-25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一名導遊在網路上分享,從以色列身為全球最嚴謹的安檢國家發現,是否有攜帶違禁品這問題其實在安檢上有其必要性。 美聯社

分享
日前一名台灣阿伯因為一句玩笑話「我有帶炸彈勒。」遭到警方依法拘留作筆錄,錯過班機的阿伯直到當天晚上才交保。有網友在網路上討論,不理解地勤為何要問「行李有帶違禁品嗎?」難道沒有更科學的方法檢查。一名自稱是專帶中東旅行團的導遊在PTT說明,從以色列身為全球最嚴謹的安檢國家發現,是否有攜帶違禁品這問題其實在安檢上有其必要性。
一名專帶中東土耳其旅行團的領隊表示,以色列可以說是全世界國家邊境安全檢查的範本,在機場CHECK IN 前就必須接受許多是非題的安檢詢問,其中就包含了「你有沒有攜帶炸彈或者槍枝?」。
這個問題看似很愚蠢,但這名領隊表示,從他的觀察中發現安檢人員會在問到這題時,快速地掃瞄過乘客身體,並且仔細地觀察民眾的臉部表情與眼神,他推測安檢人員應是從中判定乘客是否說謊。然後安檢人員會在乘客護照上黏上一張貼紙,勾選不定期會更換的字母,導遊認為這應是用來區別是否為高風險份子。
在以色列的安檢中,導遊統計推測單身女性、頻繁出入以色列或曾經旅遊其他中東國家者,較容易被列入高風險份子,就必須再進行第二次安全檢查。
他還分享自己被全身脫到只剩下一條內褲,被抓進去小房間裡面檢查的經驗,強調以色列的X光檢查是他看過最先進與精確的,感嘆如果連以色列在安檢上做到滴水不漏,都要問這題「行李有帶違禁品嗎?」,那肯定有它的必要性。
此篇一出,網友紛紛推爆,表示這文真的非常專業,「長知識了!」。對比桃園機場的安檢,這名導遊說自己走踏了全世界數十個機場,但能夠比桃園機場爛的真的沒有幾個,也讓網友說台灣應該好好仿效以色列了。


阿伯在機場一句玩笑 搞砸旅遊還怪旅行社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分享
又見「炸彈客」?阿北一句「我有帶炸彈嘞」的玩笑話,不僅讓阿北去不成日本,還遭到警方依法拘留作筆錄,到當天晚上才獲交保。
正妹網友Fancy Kou在臉書爆料,日前協助客人在桃園機場長榮櫃台報到,長榮地勤問一位報到的客人阿北「行李有帶違禁品嗎?」阿北神回『呵呵~我有帶「炸彈」勒』,10分鐘內,阿北的行李被拖下飛機,接著航警、霹靂小組、長榮經理全部出現櫃台。警方告訴阿北「因為你這句玩笑話,我們要依法辦理,你不得搭這班飛機了。」阿北說「我都不能開玩笑嘛!因為一句話我隆每當(台語,都不行)出國?」。這位阿北最後還是被警方帶走做筆錄後,請家人交保,其它客人則繼續日本行。
阿北交保後,旅行社還是安排他飛去日本跟團員會合趕行程。Fancy Kou無奈表示,「起初看到阿北很無助時覺得他很可憐,老人家無心之言,就拜託航警放過他吧!」怎知最後看到阿北還在抓狂生氣,「大罵我們旅行社多收日本當地交通費!」充分表達出旅行社從業人員的無奈。
Fancy Kou奉勸網友不要像這位阿北一樣無聊,在機場跟地勤和海關千萬不要亂開「炸彈」玩笑,影響到的不只是自己,還有全機乘客和全旅行團團員和旅行業者。
無獨有偶,亂開「炸彈」玩笑在台灣機場也已經不是第一次。2015年7月,一位17歲少女與家人日本度假,報到時向地勤人員說「舅媽托運行李有炸彈」,全家6人遭退關,少女被帶到航警局作筆錄,訊後雖請回,但全家日本假期的第1天已經報銷。
航空警察局表示,搭機時千萬不要開玩笑,隨便說有炸彈的玩笑話,在維護飛安的大前提下,航空公司及航警絕對會嚴肅面對處理,沒有開玩笑的空間,旅客原訂的行程受阻,同機的旅客也連帶遭殃班機受到延誤,害己又害人。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索賄總瞄準遊客?

索賄為何總瞄準中國遊客?

北京新浪網 (2016-05-22 )


  2016-05-22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人出境,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從原本只是個別旅客被索要小費,到如今演變為大規模徵收,一些中國導遊甚至要求遊客配合海關繳納小費。相比其他國家遊客,中國人為何總是容易被索賄?面對海關人員不正當索賄,我們應如何應對?

  在殖民時代,殖民者常用小恩小惠收買當地人做事,養成當地人「伸手要錢」的積習。「習慣性伸手」是常態,這已經形成一種文化,很多前殖民地國家都有這種文化。(農健/圖)

  2016年5月2日晚,來自成都的Kelvin(網名)本應登機結束在越南的5天6夜自由行飛回成都,但卻在越南芽庄機場經歷了一場索賄風波。

  事情的導火索是一家三口拒付10元人民幣小費,海關人員試圖搶他們的護照未果。

  「我排在他們後面,男的說不願給小費,海關人員把他們的護照放在一邊,當看到我和他們航班號一樣,他們也不讓我過。」Kelvin說。

  多名目擊者都對筆者表示,進入越南前導遊就提醒他們過海關要交小費。因此,為了避免麻煩,很多人在入境越南時都付了小費。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出關時也要付小費,而且小費最低10元,給5元會被越方人員扔在地上。

  Kelvin和朋友晃了一圈又回到過關處,那一家三口還在那裡,海關就是不讓他們過。這名男士後來對Kelvin說,自己支付了100元人民幣小費,海關才放行。

  當天在機場的很多中國人也不願意交小費,更令他們難以忍受的是越方人員態度很差,並且只對中國人要小費。Kelvin回憶說:「你把護照交給他們,他們什麼也不看,只會翻一遍尋找是否夾帶小費,發現沒夾錢就用很差的語氣用中文說『小費』,大家心裏都窩著火。」

  不滿情緒繼續發酵,最終這場索賄風波上升為肢體衝突,越方人員持電擊槍追逐中國遊客。網友「大臉蘇Vivian」發佈的一段視頻顯示,5名穿制服的越南人毆打一名中國男子,其中一人重擊該男子後腦,該男子還被強行拖至小房間。

  越南邊檢人員向中國公民索要小費不僅發生在空港,就在同一天,從河內駛向南寧的一輛列車中途停在越南同登火車站,旅客們下車接受越南邊檢人員檢查出關。因拒絕給越南人員小費,來自江蘇的馬先生被抓進小黑屋,並遭越方人員肢體暴力。

  「他們向我索要10元錢,我詢問這10元做什麼,他們就說很辛苦,需要小費,並扣下我的護照……我後來用手機錄音,但被發現,他們把我帶到小黑屋,我拒絕刪除錄音,這就起了爭端,然後給我後腦一巴掌。」馬先生對筆者說。

  最終,在中國駐胡志明總領館介入后,中國遊客順利登機回國,越方對芽庄事件涉事人員停職並處罰款1000萬越盾(約合3000元人民幣。)「習慣性伸手」 的文化

  海關索賄並非只發生在越南,打開旅遊信息交流網站,輸入某些國家名字時,很多帖子是講述被索賄的經歷以及如何應對索賄。來自廣州喜歡自由行的黃女士對筆者表示,旅遊前一定會看攻略學習應對海關收小費,一些帖子很詳細寫明在哪個邊檢會被收取小費。

  從這些帖子以及新聞報導中,筆者發現,索賄的海關人員主要來自亞洲和非洲等國家。這些國家大都法治不健全,一些國家還盛行「小費文化」。

  索要小費的觀念從服務業人員蔓延至公職人員,「東南亞國家習慣給服務員小費,這可能造成海關人員認為他為你提供服務過海關,因此索要小費。」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南亞問題首席研究員許利平對筆者解釋。

  非洲國家同樣如此,媒體人陶短房曾去過非洲三十多國。他說,在那裡過海關常遇到索賄。他為此曾經請教當地人,他們說,這並非針對中國人,而是歷史原因。在殖民時代,殖民者常用小恩小惠收買當地人做事,養成當地人「伸手要錢」的積習。「習慣性伸手」是常態,這已經形成一種文化,很多前殖民地國家都有這種文化。

  公務員薪水偏低,也造成這些不發達國家海關人員習慣伸手要錢,再加上缺乏法治監管,造成惡性循環,貪慾不斷膨脹。

  以此次芽庄機場索賄事件的當事國越南為例,越南人均月薪為380萬越南盾(約合1140元人民幣),而公務員最低月平均工資僅為130萬越盾。

  中國人外出時的不合法行為,也為這種權力尋租留下空間。許利平舉例說,一些中國人從事與簽證無關的活動(例如拿著旅遊簽證務工),這種不合法行為讓某些外國海關人員將中國入境者當做「獵物」。

  一位前往印尼務工的中國人對筆者透露,公司在印尼有代工廠,他一年內多次前往印尼,但每次都使用旅遊簽證,因為使用務工簽證會被收稅。他坦言,若被海關懷疑不給辦簽證,只要給小費就能通過。不僅是這種情況,很多從印尼違規帶燕窩的中國人只要給小費就能通過。

  屢屢發生的不文明行為,更使中國人在當地海關眼中留下負面印象。中國國際經濟諮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車耳對筆者指出,索賄一定程度上是某些中國遊客在國際上形象不好,讓人看不起,再加上他們覺得中國人有錢,因此就專找中國遊客。

  「花錢了事」的思維,是中國人被索賄的另一重要原因。芽庄事件的很多當事人對筆者表示,很多人對導遊要求給海關小費不開心,但還是在從眾思維和怕麻煩的觀念下給了小費。導遊的「配合」助長歪風

  中方導遊誘導遊客付小費的行為,對海關索賄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一點在東南亞國家最明顯。車耳多年前去巴厘島就曾有類似經歷。導遊事先聲稱,過海關時將錢準備好,「我們當時以為這是當地約定俗成的事情,沒人因為這個事情抱怨」。

  近年來,東南亞國家為了吸引中國遊客,不僅降低價格,而且還紛紛實行落地簽和免簽,再加上隨著二三線城市增開赴東南亞直航包機。這促使中國人赴東南亞旅遊的人數攀升,但海關索賄問題也隨之凸顯。

  落地簽和免簽雖然簡化旅行手續,但卻間接為海關索賄創造條件。陶短房說,在海關辦落地簽時,某些工作人員往往藉機向旅行文件不齊全的旅客索賄。

  大部分赴東南亞旅遊的中國人選擇跟隨旅行團,隨團遊客很容易成為海關的索賄對象——他們大都乘坐包機,人數眾多便於集中徵收,不少人出國旅行經驗不豐富,英文水平一般,對過關程序不熟悉。

  為了出行效率,導遊會提前告知團員交小費,將小費夾在護照中。如果需要一起辦理落地簽,有些導遊甚至會將簽證費和小費一起收上去。導遊這麼做,部分原因是擔心海關延長過關時間,拖累團隊行程,無法在規定時間完成所有旅遊項目。

  導遊的主動配合,讓一些海關人員將向中國遊客索賄作為過關的必需程序,如今已發展至不僅入境被索賄,出境也被索賄,金額也由1美元發展至數十元人民幣。今年春節期間,有遊客赴泰國旅遊竟被要求繳納50元小費過關。

  「以前一些國家海關人員對中國遊客收小費不是普遍行為,不給也能過關。但如今他們傾向對隨團中國遊客收小費,因為導遊為了方便主動給小費,這就助長了歪風。」車耳說。

  中國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館工作人員對筆者透露,曾收到過投訴索賄案件,其中就包括旅行社要求他們這麼做的,越方有關部門也建議我們要求中國旅行社正常引導中國公民過關。

  「出門在外,花錢消災」,這種思維不僅來自導遊方面,很多中國遊客也是這麼認為。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領保中心主任翟雷鳴曾痛心疾首地表示,在很多地方,見到持中國護照的就會敲詐,其實很多是自己人造成的。很多中國人傾向花錢買平安,久而久之,某些外國海關工作人員就想製造麻煩要錢。

  曾在非洲經商多年的陶短房常常面臨海關索賄。他舉例說,從多哥到貝南邊境,過關入境簽時有個小黑屋,工作人員從裏面將手一伸就要小費,數額大概是500到1000西非法郎(約合十幾元人民幣)。他們只要看到不是黑人都會要,但很多西方人都不給。

  同屬西非的奈及利亞海關索賄更讓人哭笑不得。陶短房說,該國海關體系視索賄為正常,習慣將入境旅客在尼駐外使館所辦簽證說成「假簽證」並收取補辦費。中國南方航空曾經開闢廣州赴奈及利亞航線,尼駐華大使為避免出問題,不得不在首飛時親自登機給參與首飛的貴賓手簽備註。

  相比這些國家海關小打小鬧索賄,過去俄羅斯陸路關口的海關人員收小費則有點獅子大開口。前幾年這種情況很厲害,特別是在陸路關口,某些海關工作人員看到你是外國人就伸手要錢,一般要美元,沒20美元過不去,甚至有句順口溜這麼說「大蓋帽兩頭翹,就吃回扣這一套」。陶短房說,如今在普京的強力反腐下,海關索賄現象有所收斂。

  面對海關索賄這個頑疾,很多涉事國家試圖剎住索賄風,特別是一些旅遊國家,因為這種事件嚴重影響國家形象。在非洲,很多國家都有這樣的舉報機制,但基本上不起作用。

  在東南亞,同樣如此。2015年6月,越南政府就曾致函各港口和機場海關局,對旅客攜帶越南產的普通商品(零關稅商品)出境,海關不得要求出境人員辦理海關申報,並且嚴禁勒索旅客,違者調換工作崗位並按規定處理。雖然官方明令禁止向外國遊客索取小費過關,但私下裡,海關仍存在工作人員索取小費的情況。近日發生的越南芽庄海關向中國遊客索賄就是一例。

  (來源:南方周末)
  (編輯:梁宇芳)


詳全文 索賄為何總瞄準中國遊客?-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0522/17252530.html

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導遊自由執業 國內唯一試點 導遊收入第三方支付

成都導遊6月起試行自由執業 國內唯一試點導遊收入第三方支付

北京新浪網 (2016-05-15)


  原標題:成都導遊6月起試行自由執業 國內唯一試點導遊收入第三方支付

  本報訊 (嚴曉璐 記者 劉星)國家旅遊局近日下發《關於開展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包括成都在內的6個城市啟動線上線下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工作,成都也是國內唯一試點導遊收入第三方支付的試點城市。記者5月13日從成都導遊執業改革創新試點工作課題組獲悉,成都市導遊創新管理工作將於6月初開始試運行。

  導遊自由執業是指符合規定條件的導遊員,向通過網路平台或旅遊集散中心、旅遊諮詢中心、A級景區遊客服務中心等機構預約其服務的消費者提供單項講解或嚮導服務,並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導遊服務費的執業方式。試運行初期,不僅將進行導遊員等級評定報名及審定工作,成都市導遊服務管理平台和移動終端APP也將同步啟動系統試運行。屆時遊客和旅行社都可通過該平台實現在線預約導遊、導遊服務報酬支付及在線諮詢等功能。

  在導遊員在線預約系統中,用戶可輕鬆查詢導遊信息,發出導遊需求邀約、預訂導遊服務、線上籤訂服務協議等。平台將接入支付寶、網銀、信用卡、微信等多種第三方支付平台,方便遊客支付。



詳全文 成都導遊6月起試行自由執業 國內唯一試點導遊收入第三方支付-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0515/17175932.html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導遊「單幹」並非只放不管

導遊「單幹」並非只放不管

北京新浪網 (2016-05-13 )


   近日,國家旅遊局下發《關於開展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從5月起在江浙滬等9個省市旅遊委(局)啟動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工作。導遊自由執業對旅遊質量影響幾何,引發多方關注。

   有著10多年從業經驗的江蘇國旅高級導遊李濱說:「作為導遊,我們非常歡迎這個全新嘗試。」他認為,導遊自由執業,用遊客口碑為導遊打分,可有效減少剋扣導遊服務費、讓導遊交人頭費買團等旅遊亂象。

   也有遊客表示,沒有旅行社兜底,導遊會成為「散兵游勇」,市場會更亂。北京遊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則認為,導遊自由執業改革順應了散客化和信息化兩大趨勢,有利於導遊品牌化。今後,導遊的服務表現和質量都會體現在平台上,更有利於遊客監督、評價。

   根據《導遊自由執業試點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導遊自由執業的機構,需與國家旅遊局的「全國導遊公共服務監管平台」進行對接,以實時傳送導遊執業信息和遊客評價信息。國家旅遊局監管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導遊自由執業並不意味著只放不管,後續監管將更為完備、有力。為此,旅遊部還專門制定了《導遊自由執業投訴處理辦法》,通過調解+仲裁+行政執法+司法訴訟的方式,著力解決導遊自由執業產生的糾紛。



詳全文 導遊「單幹」並非只放不管-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0513/17157929.html

人生有無限可能,別為自己設限,生命將會更精采!

60歲公職退休 他4年考取5張證照

羅文奇退而不休,不到4年,拿到機車維修技術士丙級執照、導遊、領隊執業證及不動產經紀人證書等。 記者李蕙君/攝影

分享
「別為自己的人生設限!」60歲的羅文奇公職退休後,4年內考取5張不同領域的執業證照,他用行動為自己的人生增添驚喜!
4年來,從台東縣農業處副處長退休的羅文奇先後考取機車維修丙級技術士、104小時照顧服務員課程、領隊及導遊執照,並持有不動產經紀人證書。他說,從小愛學習、求新求變的個性,使得他對人生永保熱情。
羅文奇大學學銀行管理,考上公職後,當過監所管理員、糧食局檢驗人員、環保局會計、新聞科長等職;他笑說:「在農業處8年,應該是待最久的單位。」
退休後他到台北職能發展學院上機車維修班,只是想更了解平常代步的工具,這份好奇,讓他現在能自己動手維修保養機車,還考上機車維修丙級技術士執照。
考量父母年邁,羅文奇又去報名照顧服務員課程, 學習照顧老人家的方法;也因為愛旅行,他又考取領隊、導遊執照;為了掌握房市走向,他靠自學通過不動產經紀人考試。
羅文奇認為,人生有無限可能,別為自己設限,生命將會更精采!

導遊可自由執業 業界開心市民憂

導遊可自由執業 業界開心市民憂

北京新浪網 (2016-05-14)

  原標題:導遊可自由執業 業界開心市民憂

  9個省市旅遊委(局)正式啟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工作

  9個省市旅遊委(局)正式啟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工作。未來導遊可通過網路平台、線下相關機構向預約其服務的消費者提供單項講解或嚮導服務,並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導遊服務費。對此,業界普遍表示歡迎,認為能促進導遊與遊客實現雙向選擇,促使導遊用優質服務獲取更多執業機會,一來能提高導遊收入,二來將從一定程度上減少「購物團」現象的出現。

  但也有法律界人士對此表示擔心,若產生糾紛並引起大額訴訟,導遊個人的償付能力一般而言是低於旅行社等機構的,對旅行者最終實現索賠反而不利。除此以外還有新問題需要消費者注意。

  文/廣州日報記者全傑、趙琳琳、陳慶輝

  導遊:對於導遊從業者來說是利好

  「自由執業后,收入會有提高,導遊和遊客可以雙向自由選擇,導遊可以塑造自身的『金漆招牌』,打造自己的『黃金線路』,遊客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導遊,可以說,認真服務、優質內容的導遊會更加吃香。」在廣之旅擔任導遊的吳小姐表示。

  吳小姐認為,導遊自由執業,會給導遊本身帶來收入的直接提高。此前有調查顯示,近半導遊認為收入和勞動不成正比。「國外的導遊等旅遊服務人員,客戶往往都會支付小費,但大部分國內遊客沒有為服務付費的習慣,人的服務價值並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吳小姐認為,此前導遊無法自由執業,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明碼標價提供服務,這樣會限制了導遊的收入,以致出現部分導遊以不規範的購物方式獲得收益。另一方面,消費者也不願為服務不好、強買強賣的導遊「埋單」,甚至投訴和扣罰導遊。

  如今,導遊自由執業后,將會徹底扭轉這一現象。廣東省旅遊協會導遊委員會副秘書長陳蕾說,導遊自由執業后,對於各項收費都可以明碼標價,導遊可以建立自己的精品線路提供服務,用服務和內容建立口碑和帶給遊客優質的服務體驗,有了口碑和服務體驗,遊客也會願意掏錢「埋單」,從而為導遊帶來更好的收入。「之前零團費、購物團的亂象有望取締,因為導遊的收入有了保證,不會走『偏』,導遊會更用心經營,付出的勞動越多、服務越好,獲得的收入應該越高。」陳蕾說,導遊自由執業后,對導遊市場將會起到更加規範、更加有序的促進作用。

  業界:有利於導遊和旅行社雙贏

  當前旅行社與導遊的關係多是「掛靠」關係,旅行社與大部分導遊僅是一種臨時雇傭關係,很少導遊會作為旅行社的「正式工」。

  這種臨時雇傭關係,由於旅行社掌握話語權和支配權,掌握了全部線路、客源和推廣資源,導遊作為「臨時僱用兵」只能處於弱勢地位,最終只能聽由旅行社擺布,這種結果只能是旅行社佔據了大部分收益、導遊缺乏利益保障,甚至出現了「零底薪」導遊,他們只能從購物、餐飲等地方獲得回利來保證自己的收入。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在購物、餐飲等問題上,導遊一直處於被投訴、被抱怨的位置。

  「開展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工作,一方面有利於導遊提高收入,另一方面,也將減少旅遊亂象的出現。」作為業界代表,美麗行主編葉俏馨認為,導遊自由執業后,能極大解放導遊從業人員,有利於導遊與遊客雙向選擇,也有利於導遊和旅行社的互利共贏,讓更多導遊憑服務和專長獲得收入和尊重。

  遊客:呼喚更加嚴格的監管機制

  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了幾位旅行者,大多數年輕人表示可以接受個人導遊。而有些年齡稍大的則認為,網上找導遊缺乏保障。

  Jenny是典型的90后女生,她愛好旅遊,平時出行旅遊,她都是自己搞定一切,她告訴記者,有時她也會找導遊,「有些目的地還是會請當地嚮導的,這樣能更好地遊玩。網上找導遊,多了一種方式,我覺得很好。」

  王女士對於網上找導遊保持謹慎。她認為,導遊自由執業政策出台,無疑是黑導遊轉型的一個契機。「就如同打車軟體一樣,一直有負面的消息,但是依舊來勢洶洶地席捲了計程車市場。可以預見個人導遊推出以後,優秀的導遊也會因為掌握酒店、租車等各類旅遊資源,以及相對有信用的口碑,慢慢做出品牌。同時也可預見個別劣質導遊成為負面新聞的主角。」

  王女士表示,儘管有風險,畢竟互聯網是趨勢,以後她也會選擇信用好的個人導遊進行專屬的消費。「但是如果這種新平台發生了信用危機,那麼最後還是只能找大旅行社吧。」

  不少遊客擔憂,一旦沒有旅行社兜底,導遊會成為「無王管」,市場豈不會更亂?有遊客建議,在導遊自由執業后,呼喚更加嚴格的監管機制,對導遊進行監管,以保證即使旅行社缺位的情況下,也能對導遊和旅遊安全做出可以控制的安全保證。

  為此,旅遊部門還專門制定了《導遊自由執業投訴處理辦法》,通過調解+仲裁+行政執法+司法訴訟的方式,著力解決導遊自由執業產生的糾紛。

  律師:需要考慮四方面新問題

  北京澤永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永傑律師認為,導遊自由執業是我國經濟改革的一項有益嘗試,必然會帶給遊客以極大的便利和更多的自由選擇空間。政策出台後,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個性化的導遊,將會給遊客的出行帶來更為精彩的出行體驗,成本也會降低。但是,從法律上來說,導遊自由執業也將為這個行業帶來一些新的問題:
  1
  導遊的意外傷害保障問題。改革前,遊客與旅行社建立的是旅遊服務合同關係,導遊與旅行社之間是勞動關係,旅行社為導遊辦理工傷保險。導遊在為遊客服務過程中出現意外傷害,遊客沒有過錯不承擔賠償責任,導遊的工傷待遇由工傷保險部門落實。但導遊自由執業后,對個體導遊而言,遊客直接與導遊建立服務合同關係或雇傭關係,一旦導遊遭遇意外傷害,遊客將會面臨賠償的風險。
  2
  遊客的損害賠償的維權問題。改革前,由於導遊的過錯導致遊客人身及財產損害的,遊客可以以旅行社為被告起訴,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導遊自由執業后,遊客與個體導遊直接建立服務合同關係或雇傭關係,只能起訴導遊個人。這需要遊客掌握導遊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相對於在工商部門登記的旅行社,維權難度大為增加。並且,即使勝訴,對導遊個人財產的執行難度也很大。
  3
  遊客刑事犯罪防範問題。導遊自由執業后,相對於作為旅行社員工為遊客提供導遊服務,遊客遭受個體導遊刑事犯罪侵害的風險將會增加。
  4
  納稅問題。改革前,旅行社作為企業法人,應當為遊客繳費開具發票,同時按國家規定納稅。導遊自由執業后,個體導遊如何納稅,國家如何監督導遊納稅,同樣是新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王律師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解決:

  其一,是國家相關部門儘快出台細化規則。在允許導遊自由執業后,針對工傷、納稅、保險、網路平台的責任與對導遊審查問題,有關部門應當儘快出台細則,確保有法可依。

  其二,是充分發揮保險業的安全保障作用。強制辦理個體導遊意外傷害保險和導遊責任保險,根據情況,上述費用由導遊、遊客或網路平台承擔。

  其三,應該強化網路平台的審查義務,增加其連帶賠償義務。在自由執業后,由於個體導遊背後沒有了旅行社,就應當強化網路平台對導遊的審查義務,一旦導遊侵權,網路平台應承擔連帶責任。


詳全文 導遊可自由執業 業界開心市民憂-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0514/17169454.html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海南旅遊車將設導遊專座 導遊司機獲免費保險

海南旅遊車將設導遊專座 導遊司機獲免費保險

  中新網海口5月10日電 (記者 洪堅鵬)記者10日從海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目前該委正推進在全省旅遊車上設置「導遊專座」,以保障導遊安全執業。

  「導遊專座」是指旅遊客運車輛在提供旅遊服務時,為導遊人員設置的專用座位。

  據海南省旅遊委介紹,該委正全面部署和推進「導遊專座」工作,要求旅行社制定團隊旅遊計劃時,要根據車輛位數和團隊人員統籌考慮,遊客人數與導遊總人數不得超過車輛核定乘員數,旅行社必須為導遊人員預留導遊正規位置,不得使用摺疊座椅。

  該委已出資為全省旅遊客運車輛定製印有「導遊專座」字樣的座位套和製作《遊客安全乘車溫馨提示》宣傳片光碟,併為全省導遊及司機人員購買了保額10萬元的人身意外保險,同時監督指導旅行社和導遊服務公司開展導遊安全教育工作,爭取今年8月1日前完成全省旅遊客運車輛「導遊專座」設置和使用有關事宜。

  據悉,上月初國家旅遊局與交通運輸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導遊專座等有關事宜的通知》,要求旅遊客運車輛需設置「導遊專座」、確保車內逃生通道順暢。自2016年8月1日起,新進入道路運輸市場的營運客車不得在車廂內任何位置設置摺疊座椅,在用營運客車的摺疊座椅不得使用。

  目前,「導遊專座」設置工作正在全國陸續鋪開。


詳全文 海南旅遊車將設導遊專座 導遊司機獲免費保險-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0510/17126871.html

一個導遊的痛心疾首 以及對交通部新任部長賀陳旦的期望

自由廣場》一個導遊的痛心疾首

2016-05-10 


以及對交通部新任部長賀陳旦的期望

◎ 黃冠中
日前媒體報導,因陸客不來有業者大喊「我犯什麼錯 業者含淚賣遊覽車」,令人覺得十分荒謬!
俗話說:賠錢生意沒人做!任何企業再擴大投資前,必然要做好風險評估與管理,以確保投資的效益,這是商界的基本常識。有人拿刀架你脖子上,要你貸款買這麼多遊覽車嗎?沒有人會這樣逼你吧?為何會買這麼多遊覽車,原因無他只有一個字:貪,想用更多的生財器具來賺更多的錢罷了!合理,這是人性。做陸客生意的商人們,本來就應該在大選前後,敏感時間點趨於保守為宜,觀察市場動向再決定是否應加碼投資。為何自己企業的風險評估沒做好,預先做好主要市場換線調整,卻要怪政府?還要政府用行政資源幫忙私人企業解決問題?豈不是像過往的國庫通私庫?陸客來不來這種「政治旅遊產品」,豈是是台灣政府能決定的?還是這些商人們自願擔任「以商逼政」連續劇的演員?還是棋子?
任何企業擴大投資前,都須做好風險評估與管理的基本常識,做中國觀光客的相關生意也是如此。(資料照,記者劉濱銓攝)
旅行業者也是一樣,旅行業者若重心只做陸客來台生意,政府也沒要業者「雞蛋只押同一個籃子」?陸客開放來台旅遊以來,八年來台灣旅遊業界歷經多次市場重分配的演化,大陸國家旅遊局至今仍限制大陸組團社的名額,台灣若不同步採取「品質控管,名額管制」的管理策略,任意開放地接社的結果,只會讓擅長殺價競爭的台灣旅行業者更加彼此殺價競爭。在港資來台設旅行社飯店購物店遊覽車一條龍普遍之後,如今早已在大陸組團社劇本的安排下,陸客赴台旅遊零團費,甚至前幾大旅行社都有中資投資介入,早已在業界是公開的秘密。
根據北京商報官方微信發布的《2016春節旅游消費趨勢調查問卷》顯示,有68%的遊客選擇了自由行。與往年不同的是,自由行遊客比例再次提高。雖然跟團旅遊依然是中國遊客出遊的主流,但自由行的份額逐年增加。由於現在網絡、手機APP的預訂越來越方便,很多大陸年輕人通過手機即可預訂機票、酒店,查找目的地攻略十分普遍。同文同種語言相通的大陸觀光客,透過網路預訂自由行旅遊,必然是未來的趨勢。
反觀,交通部觀光局為旅遊政策與品質的管理機關,管制來台團體配額,增加自由行名額,是先進國家福國利民,創造均富的觀光政策。唯有自由行才能讓台灣所有旅遊及延伸的相關服務業都賺到錢,從地方小吃到百貨公司,讓來台觀光客享受「真正自由」購物與旅遊的樂趣,未來透過合理媒合機制亦可增加台灣導遊的自由行接待的工作機會與收入也更有保障。事實驗證,團體配額若過高,只會讓雞蛋只押同一個籃子的旅行業者,陸客不來就會有倒閉的危機,成為以商逼政的操作手段。觀光客購物只能限縮在特定的購物店業者,對來台旅遊觀光客及台灣多數服務業而言,缺乏公平正義,也剝奪了自由購物與觀光的樂趣。說穿了,會反對自由行配額提高的,大概就是雞蛋只放同一籃的特定旅遊業者(一條龍經營模式)與慣以購物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部份導遊。
筆者曾多次親眼見到台灣旅遊業者,為了賺陸客財,老闆們親赴中國卑躬屈膝送禮暢飲,招待大陸官員及上游業者做盡極進巴結之能事,甚至席間大罵台灣政府官員,不只求生意給自家公司簽約,更求陸資入股綁樁以壯大自己成為旅遊集團;然接到生意後,回頭再來壓榨台灣旅遊業基層勞工的薪資報酬,批評政府不開放團體限額,真的驗證了「商人無祖國,有錢便是娘」。陸客來台人數統計雖然數字很漂亮,但真正的基層勞工,其實並沒有真正得到合理的報酬,大錢其實在上中游幾乎已經分食殆盡。生意人將本求利,雖無可厚非,但也不應該忘本,應當飲水思源是台灣這塊土地培養你茁壯的。
這些年來怎麼感覺,臺灣是自己人總是喜歡內鬥自己人,反觀日本,日前筆者參加日本交流協會舉辦的日本東北三縣(青森、岩手、秋田)觀光宣傳非常成功,親見日本觀光發展會團體協力合作,官民一起推動觀光!而我們則是相互批評,但卻沒有得到進步,預估未來四年會繼續存在著這樣的情況。民主時代政府不是不能批評,但批評要公正,而非為了營造私利,要批評別人自己要拿出道理跟改善做法,而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台灣要正向發展,就要有正能量,要有正能量,就是要協力合作,提醒改善旅遊生態環境與政策,而非如現在的資方財團透過親商學者聯手,惡意透過媒體的扭曲言論抹黑攻擊,以商逼政,那社會怎麼會有良善發展?
在惡劣的環境也有賺錢的公司,在優渥的環境也有賠錢的公司,台灣真正缺的不是賺錢的機會,而有良心善盡社會責任的企業家。
反思,我們必須將眼光放遠,陸客不來,危機也是轉機。陸客來多時,我們沒有多餘的心力去思考:如何增加台灣的觀光競爭力?台灣的觀光吸引力不能只靠地方小吃及宿民美食,若衛生單位真的每天去稽查全台所有夜市小吃攤油品,我想恐怕連最後的吸引力,都可能會引發新的食安風暴!台灣不能夜郎自大,只靠101大樓、日月潭、阿里山吸引觀光客。台灣雖有些名山美景,但不是所有觀光客都愛爬山玩水;台灣缺乏大型國際級的藝術人文娛樂公共建築(如古根漢博物館、東京及上海迪士尼遊樂園),也缺聯合國認證的世界級的世界遺產,這是不爭的事實。
台灣要真正發展成觀光大國長久之計,不能單靠仰賴不穩定「政治旅遊產品」,應放眼佈局全球觀光客市場,要腳踏實地甚至不惜以十年的時間,規劃出短中長期的大型及國際級觀光旅遊設施景點。筆者倒是建議交通部觀光局,有鑒日本動漫風靡全球,台灣動漫人材更多有代工之處,Line上面就有許多熱門原創貼圖,更足以證明台灣動漫人才原創實力,何不讓台灣原創動漫與日本動漫商合作?在中台灣共同開發類似日本哈利波特環球影城之大型主題樂園,以吸引東北亞及東南亞更多的觀光客來台旅遊?既可發展觀光,亦可將台灣動漫人才與市場與國際接軌。另外,又如開發歐美市場,我們大可訴求「到台灣學習中文正體字」,方能領略中國古典詩賦文學、孫子兵法等奧義,這對歐美人士來台遊學深具吸引力!
人民期待新政府新任交通部賀陳旦部長,能以全新思維重新積極建設台灣觀光基礎產業,吸引更多國家人民來台灣旅遊做客。而台灣人民也應該覺醒,思考是否應將所有的生意壓在「政治旅遊產品」上?台灣可以輸在現在,但要贏在不久的未來,為台灣下一代年輕人,建立可以活躍世界的舞台。
也在此呼籲大陸有關當局的領導們:「離家出走的孩子,爸爸老是用打罵,斷絕零用錢的手法,只會讓孩子更不想回家,更想有尊嚴的自立門戶,唯有感受家庭溫暖的父愛,才能有機會早日共享天倫之樂。」領導,你懂的。
筆者無黨無派,本文僅代表個人長年觀察之言論,不代表任何組織,只求公正客觀對兩岸人民有益,請勿內射,謝謝!
(作者現任中華民國觀光導遊協會理事)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不肖旅行社 "精緻團"仍強迫購物


http://news.cts.com.tw/cts/international/201605/201605071748955.html#.Vy7HRPl97P4

Play

Mute
Loaded: 0%
Progress: 0%
Remaining Time-0:00

不肖旅行社 "精緻團"仍強迫購物

2016/05/07 孫明愷 編譯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大陸有許多不肖業者,推出平價旅遊,號稱絕不推銷,但中央電視台記者實際參加就發現,導遊帶遊客到景點走馬看花,其實最主要的時間還是留在商店要客人買東西,要是遊客不買,這些黑心導遊先柔性勸說、再用威脅的方式,要你把錢掏出來。
到大陸雲南參加平價旅行團,說好不推銷,不帶遊客到商店買東西,但景點還沒看到幾個,導遊在車上開始叫賣,導遊,這叫皇龍玉,今天如果車上的朋友不喜歡翡翠的,這個皇龍玉非常值得收藏,到了商店,店員說今天特價買到賺到,但專家說誰買誰就是冤大頭,玉器專家,這個要價198元(約台幣兩百),這個一般市場也就幾塊錢一個,上了車,導遊看到有人沒買東西,立刻開罵,大陸導遊,你以後沒錢不要出來旅遊,不要裝大爺,在家裡面買顆白菜吃三天沒人管你,那既然出門旅遊了,記住了就要裝爺們一點。
如果你連續三次到雲南參加特價團,每次購物都為零,那麼就會上黑名單,冷嘲熱諷無所不用其極,說好的精緻遊,變成了血拼遊,甚至變成看病遊,走進所謂的觀光景點,房間裡的人,看一眼就說你有病,記者與雲南大里"坐診醫生",很可能你有腎衰的跡象,這名醫生接著說別擔心,只要台幣五千塊的療程就能改善,要不然買盒一千塊的藥也行,買了一盒來路不明的藥,吃下肚會什麼後果誰也不知道,大陸中央台記者將這些劣質導遊的惡行惡狀都拍下來,提醒民眾,參加旅行團一定要找信譽良好的業者,要不然快快樂樂的出門,卻很可能帶著一肚子氣回家。


【更多新聞詳情請上 - 華視新聞網 】

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

陸客減少衝擊觀光?網友踢爆一條龍模式

陸客減少衝擊觀光?網友踢爆一條龍模式

Play
Current Time2:00
/
Duration Time2:00
Loaded: 0%
Progress: 0%
2:00
Fullscreen
00:00
Mute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5 月 06 日訊】新政府上任前,中共砍陸客的傳聞,時常佔據部分媒體版面,但有網友整理發現,報導中受虧損的業者,疑似進行陸客一條龍經營;同樣一個名字,就登記了19間公司,包括旅行社、食品公司、租車公司、文創事業等等。
一批批陸客隨團來台,締造台灣觀光財,日前平面媒體報導,陸客不來了,重創台灣旅遊業者。不過,批踢踢網友發現,報導中受虧損的業者,疑似進行陸客一條龍經營;同樣一個名字,就登記了19間公司,包括旅行社、食品公司、租車公司、文創事業等等。許多網友熱議,「真的是一條龍壟斷」;也有人說。「應該查一下背後有無中資來源」
觀光導遊協會理事 黃冠中:「一條龍早就已經很普遍了,不是什麼稀奇的新聞。一條龍在商業的操作上,是省成本的。源頭 跟組團社(旅行社),是上下中游的關係,所以其他(台灣)本土業者當然搶不到一條龍的生意。」
中國組團社,也就是他們的旅行社,串聯台灣地接社,包括飯店、餐廳、遊覽車等一條龍。據了解,中資透過港資投資台灣的旅行社,再以低價搶客,削價競爭激烈,自然拉低旅遊品質。
觀光導遊協會理事 黃冠中:「台灣地接社,所收到的錢其實不到遊客付給組團社的一兩成。台灣的旅遊業者,只能透過導遊,來導購的模式,讓它來回補這個差額。」
以消費掛帥的旅遊模式,不利台灣觀光產業發展。台灣旅遊業者呼籲政府,應該重新檢討旅遊品質,避免將雞蛋放在同個籃子,不論520後陸客是否減少?都能化危機為轉機。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媛婷 台灣台北採訪報導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揭密日免稅店坑殺遊客手法

保健品冒充藥品 揭密日免稅店坑殺遊客手法

免稅店
2012年10月6日,日本東京一間免稅店掛起歡迎陸客光臨的旗幟。(圖/新華社)
隨著赴日旅遊的人數激增,近年來遊客上當受騙案例頻傳。新華社近日揭露,日本免稅店與當地旅行社如何利用宣傳手法,聯手誘騙遊客購買高額免稅保健品。
根據新華社報導,今年春節前,張先生一行人隨團赴日旅遊,在當地旅行社日本東瀛假日旅行社導遊帶領下,他們乘坐遊覽車前往東京新宿A&S(全稱Alexander & Sun)免稅店購物。路途中,導遊引用所謂電視台宣傳照片等資料,向車內遊客宣揚納豆精、萬步力(類似於台灣的維骨力)等產品療效,稱其對高血壓、關節疼痛等有顯著改善作用。在經過一番推銷介紹後,張先生在該店內消費了91萬日元(約新台幣27萬),其中三分之一用於購買第一酵素、深海鮫等所謂特效藥品。
當晚張先生抵達飯店後,發現網路上有不少關於第一酵素等產品的差評,甚至有網友稱「上當受騙」,於是張先生和其餘團員和導遊交涉要求退貨。張先生表示,導遊在得知他們要退貨後極力阻撓,甚至威脅稱要記他們「脫團」,影響其日後簽證申請。在報警獲得警方協助後,該導遊才勉強答應帶他們退貨。
該團遊客在退貨時,店長稱賣出產品是健康食品而非藥品,並表示貨物已售,概不退還。但根據張先生提供的錄音顯示,導遊在宣傳時宣稱免稅店賣的是「藥監局」的藥,吃了可以救命。還說這種藥沒有副作用,以四瓶為一療程計算,吃一個療程可以保持五到十年。張先生表示:「本來以為是藥,所以那麼貴也買了。現在可好,自己不敢吃,又不能送人」。目前張先生一行雖得到旅行社退貨承諾,但至今仍未收到退款。
新華社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張先生一行人購買的第一酵素、納豆精、深海鮫、萬步力、超級玻尿酸等保健食品皆為「第一藥品」製造。而根據商家官網顯示,第一藥品其實並非製藥公司,而是以販賣健康食品、化妝品為主的零售店。
自2014年以來,中國駐日使館陸續接到多起遊客在免稅店購物受騙的投訴電話,中國駐日使館曾數次發佈消息,提醒旅日遊客謹慎購買高價保健食品,但投訴電話不減反增。中國駐日使館也多次就此問題與日本消費者廳、觀光廳等部門交涉,但相關部門均以「退貨為商家額外服務,日本無強制規定」或「定價由商家決定,政府部門無權介入」為由回應。
(中時電子報)

拒購物被導遊辱罵和打頭。

內地媒體:內地訪港客拒購物被導遊辱罵和打頭


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華西都市報報道,一批來自四川宜賓市的市民,參加了每人380元人民幣的「完美港澳中山6日品质游遊旅行團」,投訴在香港被強逼購物,否則被導遊辱罵和打頭。
他們與其餘來自多個省市合共30多人,上月18日抵達香港,第二日朝早,導遊帶他們到荔枝角道大南西街一間珠寶店,並要求團員每人須至少消費1500元,否則不能出門及上旅遊巴,更一度沒收身份證,並以粗口辱罵,有團員譴責導遊,反被導遊出手打頭,最終被迫購物。團員聲稱,用相機拍攝的衝突畫面被導遊強行刪除。
報道引述本港旅遊業議會表示,如遭到強迫消費等情況,只要提供發票和憑證,議會會受理調解,協商退貨。
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未有收到相關投訴,議會會與內地傳媒聯絡,嘗試接觸當事人,但議會並無報道所指的旅行社的註冊記錄。他說,任何旅客被強逼購物都可以向海關投訴。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單身漢有錢還有才 小學文化自編2萬字導遊手冊

單身漢有錢還有才 小學文化自編2萬字導遊手冊

北京新浪網 (2016-04-30) 


  原標題:恩施48歲徵婚單身漢有錢還有才 小學文化自編2萬字導遊手冊

  荊楚網訊 記者吳堅 王淳 特約記者譚桂林 通訊員胡成勇 張盛勇

  郎才女貌秀恩愛,來到峽谷把神拜;夫妻花好月又圓,子子孫孫點狀元;勝利就把美景想,回到家裡更發財。

  這是背簍哥劉成松為向遊客介紹恩施大峽谷的一處懸崖峭壁而自創的一首順口溜,並將這一絕壁命名為「愛神絕壁」。其他還有諸如「火炬絕壁」、「絕壁棧道」和「迎客松絕壁」等,劉成松也都為其創作了一首順口溜。像這樣介紹恩施大峽谷各個景點的順口溜,劉成松一共創作了80餘首,近2萬字。
恩施大峽谷背簍哥劉成松

  4月28日以來,湖北日報新媒體集團各平台以《恩施大峽谷「背簍哥」:從吃低保到蓋樓房》和《恩施大峽谷「背簍哥」獨自贍養九旬雙親 獲評十大孝子》為題對劉成松勤勞致富、孝順父母的事迹進行了深入報導,並受其委託在偶拉網為他發佈了徵婚啟事,有網友跟帖回復道:「我要為他生小孩。」

  在這裏,記者也想幫劉成松說道說道。這位老實本分的土家漢子,不僅靠著自己的勤勞蓋起了一棟兩層小樓,還攢下了不少存款。更可貴的是,只有小學五年級文化的劉成松還很有才華。他在給遊客背行李、背娃娃時,都會主動給遊客講解恩施大峽谷各個景點的奧妙,講起來還一套一套的。「劉師傅太有才了、講的太精闢了,讓我們一路走過來都不覺得疲憊,」廣西遊客劉濱對劉成松讚賞有加。

  恩施大峽谷共4座山,全程8.5公里,有8482個台階,需要攀爬近4小時。一般遊客體力跟不上,中途經常會問還有多遠。劉成松總是笑著對遊客說:不要問,只管走,越問越怕,要對自己有信心就不會覺得累,只當是健身了,身體是自己的,要想到每走一步你可能就會多活1秒鐘。

  恩施大峽谷有一處位置分了2個岔道,一寬一窄。導遊一般會說:胖的走寬道,瘦的走窄道。但劉成松則說:「女走英雄道(窄道),男過美人關(寬道)。」

  劉成松說他一開始也是平淡無奇的向遊客介紹恩施大峽谷的景點,但遊客聽起來毫無興趣,也就不願意掏錢請他做嚮導。

  為了把遊客帶好,劉成松就每天在大峽谷來回走,邊走邊琢磨,還經常翻看各種書籍。「那段時間我經常整晚睡不著,就在想怎麼把遊客帶好,」劉成松說他早年吃過苦,遇到困難時經常給自己打氣,「人只要今天還在,就不能悲哀,明天早上很快到來,自己看不起自己,別人就更看不起你,這就是奮鬥的力量!」

  後來,劉成松還琢磨出了在每個景點用什麼角度給遊客拍照最好看。自己不會用相機,就向遊客請教。「我喜歡知識,沒有知識就賺不到錢,」劉成松告訴記者。
背簍哥劉成松在恩施大峽谷給遊客背行李
背簍哥劉成松在恩施大峽谷給遊客講解「睡美人」
背簍哥劉成松在恩施大峽谷給遊客做嚮導
  劉成松語錄:
  1、不管再大的痛苦,天大的委屈,都要放在心裡,要往前走,不停地往前走,越走不動越要走。
  2、遊客來大峽谷玩,坐車花了錢,票花了錢,吃飯住宿花了錢,錢來之不易。所以既然來了,就要玩的開心,要做到堅持的勝利,要做到堅持的幸福,要做到困難隨著人改變,要做到困難隨著人推移。只要你有決心,高山險阻向你低頭,幸福的美好輕輕向你招手,你就不會覺得累了。
  3、「絕壁棧道」順口溜:一條金腰帶,穿通南北兩岸;人在路上行,好比當神仙。
  4、「火炬絕壁」順口溜:火炬生在絕壁上,照漫峽谷真輝煌;只要貴賓把它想,拿回家裡更舒暢。
  5、「迎客松絕壁」順口溜:大峽谷的迎客松,歡迎貴賓峽谷游;只要你真心去握手,你就漂游天空中。

  背簍哥劉成松在恩施大峽谷

  背簍哥劉成松在恩施大峽谷給遊客拍照

  背簍哥劉成松在恩施大峽谷請遊客喝飲料


詳全文 恩施48歲徵婚單身漢有錢還有才 小學文化自編2萬字導遊手冊-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0430/1703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