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導遊行業新出路(完結篇):打造獨特行程 包車導遊全包辦

導遊行業新出路(完結篇):打造獨特行程 包車導遊全包辦


汪凱倫(左)包車導遊還有包括尋吃配套,這是他們用餐後一起合照。


現今科技發達,網路廉價航機普及,讓年輕人都傾向選擇自由行,旅行團這玩意兒已開始遭到年輕人淘汰,甚至已變成「老人」團。導遊這行業漸漸無法生存下去,走的走;變的變,大家只好隨機應變找生機。
擁有8年導遊經驗汪凱倫在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表示,在10年前導遊這行業非常搶手,每月至少30團,然而今天情況大變,每月如有超過10團就偷笑,在這種大環境下,導遊如果不自尋出路,就只好等失業。
他說,實際上我國註冊的超過1萬名導遊之中,只有50%活躍,以前報讀導遊課程的人數也很多,但現在可見越來越少。
他說,抵抗不了大環境的轉變,本身從原本任職的旅行社導遊轉行為自行創業,開拓新市場成為包車導遊。
「這其實也是一種潮流,雖然說年輕人喜歡自助旅行,倒不如說他們不喜歡行程被控制,因此包車導遊正好呼應了此流行。」他解釋,所謂「包車導遊」就是為遊客打造獨一無二行程表,他們要去哪到哪,只要向包車導遊要求,都會為他們安排好一切。

不適合所有地區
不過,他也承認,「包車導遊」並不適合所有地區,在公共交通不發達地區會比較吃香,例如檳島。雖然這裡有公共巴士,但是等待巴士對於時間寶貴的遊客而言非常耗時,所以他們都會選擇包車。
汪凱倫說,也有一種客人,是年輕人帶父母旅遊,這類型一般都是家庭旅行,由於長輩比較難以適應需要走許多路的年輕人自由行,所以年輕人帶上長輩旅遊時,都會選擇包車。
他表示,包車導遊相等于私人旅遊團,就算是只有兩人他們還是會帶團,只是安排較小轎車,而且地點不只是限於檳城,任何州屬,甚至泰國合艾也有去。
汪凱倫(右6)包車服務還包括到機場接機等。這是他與團友們在機場外合照。

做好功課認清路線
包車導遊與一般導遊有任何分別?汪凱倫表示,其實很多人都不懂導遊的工作範圍很廣,預訂酒店、機票、入門票、安排行程等都是導遊的工作。
他說,包車導遊要多做的東西就是認路及駕車解說,要認清道路方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尤其是那些較偏遠鄉村,例如登嘉樓,就算有衛星導航也沒有用,因為那些路線根本沒納入在穀歌地圖當中。
他表示,如果遇到這種時候,就必須先做好功課,但是也有遇過「凸槌」的時候。他說,有次載客去登嘉樓時,因為找不到路,後車廂的旅客就冒出一句:「你難道沒來過這裡嗎?」讓他尷尬不已。「由於我們要帶的地方太廣了,所有地區的路線都要記住有難度。」

邊駕車邊解說
至於,駕車解說,他認為這並沒有太大挑戰,只是要比一般更加專注,因為要邊駕車邊解說,一看到任何景點都要跟顧客解說清楚。
當然,他說,包車導遊肯定會比一般導遊來得累,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為了生存還是得面對這些挑戰。
他說,該公司共有7個人,大家都有各別的團要帶,尤其是學校假期,行程都是滿滿的。

中國客人花樣最多
汪凱倫說,在遭遇到的客人中,中國客人的花樣最多,因為他們都會提出很奇怪的要求,曾遇過一團人以沒有聽過馬來西亞國歌為由,要求他唱國歌。
對遇到奇怪的客人,要如何滿足他們所有需求?他說,俗話說「顧客最大」,顧客的要求怎能不答應呢?「導遊提供的就是服務,只要要求不過分,都會隨他們歡喜。」
對付客人有一套另外,他還告訴記者,各國遊客都有他們的自己的一套,就好像新加坡遊客,他們就會比較講究語言,他們會要求導遊注意本身的語言。
他說,印度遊客只要不讓他們動到酒精就好,否則他們會在車上唱歌、嘔吐等等。
他表示,曾經遇過奇怪遊客,原本為他們安排好所有行程,包括極樂寺、升旗山、植物園等等。結果開車到了極樂寺,因為當地的遊客太多,他們決定不下車,在車內看就好。
他說,那團遊客後來到了升旗山,同樣也以景點太多人為由不下車,到了植物園則因為陽光太曬不下車,結果到後來除了吃東西,其它景點都不下車。
他笑說,這就是「不動地旅行」吧。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顧客,導遊的責任就是讓遊客開心,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汪凱倫(右)包車導遊服務除了使用轎車外,較多人團則使用小貨車。


結語:導遊行業是否會走入沒落都是因人而異,有些人會在困境中尋找生機,有些人則選擇等待免費午餐。
記者在訪問了這些來自不同領域的導遊,得到同樣結論,就是自尋生機,而不是等機會找你。
所有行業都會遇到瓶頸,但是為了能繼續生存下去,就是要尋求改變,讓他們提供給客人的服務更獨特及物有所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