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快速冷淡,觀光旅遊產業也受到衝擊,但也有人直接港資、陸資“一條龍”在寡占的陸客赴台旅遊市場的現場也跟著浮現。李航表示,陸客團驟減,對旅行業而言,真的是差很大,特別是新近擴大投資、展業的相關產業,等於是“剉咧等”。 在旅行業有20多年經驗的李航表示,兩岸開放觀光後,陸客赴台旅遊快速成長,華語導遊考照人數也跟著爆增,初期造就了很多跨業 加入導遊行列的中壯年者就業機會,近年來,隨陸客團的成長,年輕一代的導遊也有機會加入職場。 但是,現在導遊的就業狀況,隨著兩岸關係的改變也受到重創。過去幾年來,維持帶團的的導遊,每個月至少有2至3個帶團機會,能力、口碑好一點的,甚至整個月都在帶團、沒時間回家;現在則是一個月有一團可帶就不錯了,有更多的導遊是在520後就無團可帶。 李航說,台南的導遊要生存又特別辛苦。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台南接陸客團的旅行社少,以及行程規劃是北進南出、南進北出等,帶團的機會當然比台北、高雄的導遊要少。 第二,接待陸客團的旅行社大多集中在北部及高雄,許多台南的導遊,都是離鄉自行負擔交通、住宿北上洽旅行社接團,如果是女性導遊,要加倍努力補足房間差額,才能在帶團期間確保個人住房空間。 第三,近年來興起的郵輪旅遊,台灣主要的停泊港在基隆、高雄,台南也無緣分享到這塊商機。 李航表示,“一條龍”雖然有寡占的批評,但是,相關從業人員都是台灣在地業者,從遊覽車的製造、司機、導遊到餐廳工作人員、餐 食供應鏈等,如今陸客減少,連就業機會都受到衝擊,例如,台南固定接待陸客團的餐廳,一大筆生意就在這幾個月內消失了。 此外,有些本來看好兩岸旅遊商機的業者,購物站、旅館投資都下去了,雖然業者在選前就知道民進黨會勝選執政,把投資腳步放緩一些,卻沒有想到整個陸客旅遊商機轉變之快超乎預期,古蹟門票減少政府不會在乎,但業者的投資都有成本壓力,都在“剉咧在等”,甚至有購物站已提早收手。 在陸客團減少後,台灣大量的華語導遊少掉了工作機會,據其所知,有些華語導遊為謀生路,較熟悉網路的青年導遊,就主動在大陸網站、架微博,自我行銷找機會,也確實接觸到一些新世代自由行的客源,也有一些累積豐富帶陸客團經驗的導遊,甚至就直接前大陸發展。 她說,陸客商機驟減,蔡政府提“新南向”卻是緩不濟急。目前,全台東南亞語系導遊只有一百多人,包括泰語60人、越南語28人、印尼語39人、馬來語12人,其中有些人有導遊證卻不一定能上線帶團。現在狀況是,即使有東南亞的旅行團要進來台灣,也沒有導遊可以接團。 “交通部觀光局”日前已開始輔導“中華民國”觀光導遊協會辦理“稀少語別導遊輔導考照訓練班”,鼓勵通曉東南亞語言之新住民、在台留學生及僑生投入觀光產業,協助考執業證投入導遊工作,暫解燃眉之急,但對導遊的專業養成、牽涉國人就業市場等問題,也都還待進一步討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