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業已進加護病房 不打針、不給藥 只會慢慢研究
2016-08-28 02:33 聯合報 程紹平/專業總領隊、大學教師(台南市)
政府口頭上提南向政策,但是真的可以彌補陸客限縮損失的四百廿萬人次?實際上的政策又有甚麼?相關業者有該怎麼轉型?依現況來看,有不少人還放無薪假,許多觀光旅遊產業快撐不下去。政府再不拿出配套因應作法,年底前恐不樂觀,甚至越演越烈。
國內有旅行社與購物店「綁套」彼此配合,單純合作或有投資關係,讓旅行社壓低成本,甚至有零團費模式,出現不少旅行社花錢買團,形成「賭團」風氣,但一旦來台團客消費力不如預期,無法打平就會虧損。而為了將成本回收,旅遊品質堪慮,導遊也以勸說購物為己任。甚至大陸還流行一句順口溜「防搶,防盜,防導遊」,可見彼此之信任度有多低落,多敵對了。
陸客來台整體市場萎縮嚴重,是受政治因素與旅遊安全影響雙重打擊,尤其在火燒車後一個月,造成陸客退團或停止購買行為,更是雪上加霜。近來送件人數近乎腰斬,又以團客數萎縮最快,但團客影響層面涉及旅行社、遊覽車、旅館、餐廳、購物店、導遊、司機等各個面向,這些人的背後又是多少的家庭。如果政治氛圍仍沒有解套,年底前的觀光市場也不會樂觀。
要政府承認九二共識或許有些困難,但要配合政府新南向,開發客源卻不是一朝一夕,明明已經住入了加護病房,卻沒有吃藥打針的治療行為,反而一堆專家學者在一旁研究健保制度,等研究好了,人也掛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再多的座談會,再好的口號,也須即時實行才能發揮功能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