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品好,人品就好
有次上西班牙文課,外籍老師和班上同學進行對話練習,以「要找到一個好對象,應當做些什麼?」為題,要我們開放性回答。「結交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帶對方和家人一起吃飯」「觀察對方是否喜歡接觸新事物」等答案紛紛出爐。輪到我時,我的回答則是:和對方一起去沒有食物和水的地方爬山,看看對方會不會把食物分給你吃。
老師和同學都笑了,覺得這個答案有些無厘頭。其實,若是將表達語言切換為中文母語,這個意見聽起來是很高級的:「和對方一起去攀登百岳,走進原始而資源匱乏的深山,看他是否徜徉其中且珍惜自然;在揮汗如雨地越過重重山巒、疲累不堪時,看他是否仍能保持風度,甚至善良而有耐心地幫助夥伴。」只是,西班牙文僅初級程度的我,詞彙是如此匱乏,百岳成了「沒水沒食物的山」,體貼而有風度的行為,我也只舉得出「分食物給別人吃」這個例子。
但是我真的一點都沒有開玩笑。登百岳時,一天步行至少八小時,背上行囊至少十公斤,有時還會遇上雨天、低溫、缺水、迷路等突發狀況,對體能絕對是一大考驗。
而當人身體勞累時,情緒就很容易上來。於是,有人因為同伴速度較慢,覺得自己被拖累而擺臭臉;有人因為腿太痠而耍賴;也有人面無表情但內心暗自咒罵;更有人大聲抱怨,擺明了想吵架。當然,也有人始終樂觀,保持微笑。環境愈惡劣,身體愈疲倦,愈能展現一個人的修養。
有回攀登雪山,一對夫妻同行。太太因為高山症發作,沿途又吐又暈,左右搜索老公身影,他已一路向前衝衝衝,早早抵達山屋,喝茶休息了。反倒是同團其他山友陪在旁邊,不斷打氣加油,太太才能撐到最後。行程結束後,這對夫妻有沒有因此而吵架,不得而知,但大家私底下總打趣地說,這頗有幾分「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的味道。
另一回行走松羅湖,碰上一個初次登山的自組團,缺乏經驗的他們,不但沒有攜帶充足的保暖衣物、睡袋,甚至連背包繩都斷了一邊,還淋了點雨,髮絲黏著額頭,相當狼狽。但六個大男生始終嘻嘻笑笑、互相調侃。「我們第一次爬山不知道嘛!反正也是難得的經驗,下回就曉得了!」頓時對他們心生好感。
有時候,當有人身體不適,某個男孩一把攬過兩人份行囊時,帥氣度總是爆表,「這個男生很值得依賴!」的佳評不脛而走。當某個女孩因身體不適吐了累了,卻還是堅定地邁向山峰頂時,迷人度亦難以言喻,「這個女生很獨立、很勇敢」的印象深植人心。
在不造作的原始山林風貌中,高山旅人的個性,也做不了假。套句麻將桌上常用的話:「牌品好,人品就好。」登山時,亦是如此:「山品好,人品就好。」
所以,想知道一個人是不是好對象,就邀他去爬山吧!
【2014/05/0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青春名人堂/段慧琳:山品好,人品就好 | 段慧琳 | 名家專欄 | udn閱讀藝文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512606#ixzz315YC0eGU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